*** 次数:50000 已用完 请联系开发者*** 2022年11月Cell期刊精华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2-11-30 10:48
2022年11月份即将结束,11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2022年11月份即将结束,11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
doi:10.1016/j.cell.2022.10.020
对病毒基因组的系统性扫描揭示了大量潜在的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系统在细菌和古生菌的微生物世界中很常见,它们经常帮助它们的宿主细胞抵御病毒。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公开的可感染这些微生物的病毒(称为噬菌体)的基因组序列中,CRISPR-Cas系统占0.4%。他们认为,这些病毒利用CRISPR-Cas彼此竞争---而且有可能也是为了操纵宿主的基因活性,使之对自己有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1月23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Diverse virus-encoded CRISPR-Cas systems include streamlined genome editors 。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Jennifer Doudna和微生物学家Jillian Banfield及其同事们决定在感染细菌和古生菌的病毒(即噬菌体)中更全面地寻找CRISPR-Cas系统。令他们吃惊的是,他们发现了大约6000种编码CRISPR-Cas系统的噬菌体,包括每一种已知类型的CRISPR-Cas系统的代表。Doudna说, 有证据表明,这些CRISPR-Cas系统是对噬菌体有用的系统。
这些作者发现了在通常的CRISPR-Cas结构上存在着广泛的变异,一些CRISPR-Cas系统缺少组分,另一些CRISPR-Cas则异常紧凑。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噬菌体生态学和进化的Anne Chevallereau说, 即使噬菌体编码的CRISPR-Cas系统是罕见的,它们也是高度多样化和广泛分布的。大自然充满了惊喜。
2.
doi:10.1016/j.cell.2022.09.031
众所周知,背景会影响许多领域。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和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患者的健康背景(health context)---患者的其他疾病--可以决定特定的基因突变是有益还是有害。他们揭示一种与肝脏疾病有争议关系的基因突变,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27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En masse organoid phenotyping informs metabolic-associated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NASH 。
图片来自Cell, 2022, doi:10.1016/j.cell.2022.09.031。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可发展为涉及肝脏中脂肪堆积、损害和炎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已知的遗传变异仅解释了患有NAFLD/NASH风险的一小部分,而且科学家们对某些突变的重要性有不同意见。
为了更好地了解GCKR-rs1260326在NAFLD/NASH中的作用,这些作者从24名供者者身上提取细胞,并将它们培养成微小的肝脏样器官,即肝脏类器官(liver organoids)。他们给这些肝脏类器官提供额外的脂肪酸会导致脂肪堆积、炎症和胰岛素抵抗,这些特征在NASH患者的肝脏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然后密切分析了遗传变异和肝脏类器官特征之间的联系。
论文通讯作者Takanori Takebe说, 这些结果非常清楚。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肝脏类器官模型中,与GCKR-rs1260326突变有关的NAFLD/NASH风险非常高,尽管它很少被认为是有临床意义。
携带两个GCKR-rs1260326突变拷贝的肝脏类器官比其他肝脏类器官更有效地从它们所在的环境中摄取脂肪,这解释了这种突变如何能患者患上脂肪肝。
出乎意料的是,对现实生活中患者数据的分析显示,伴有糖尿病的NASH患者的肝脏炎症水平根据这种突变的存在与否而有所不同:携带这个突变基因两个拷贝的糖尿病患者的肝脏炎症水平很高,而没有这个突变基因拷贝的糖尿病患者只表现出低水平的肝脏炎症。
3.
doi:10.1016/j.cell.2022.10.023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纽约长老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寻常的抗体类型,即使在极小的水平上它也能中和寨卡病毒并使这种病毒感染在临床前模型中无法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