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体内的古老病毒治疗癌症,这项Cell论文成果获美国防部资助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5-05 14:00
Charles Spruck 博士表示,自己最初在乳腺癌中发现了病毒模拟反应,而这可能在其他癌症中也同样发挥作用。这项工作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它有可能很快进入临床,希望在三年内研制出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药近日,美国国防部向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所的Charles Spruck团队提供了超过170万美元的资源,帮助其推进一种基于古病毒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新方法。这一新方法被称为病毒模拟反应(Viral mimicry),它会让身体认为自己受到了病毒感染,从而刺激反应,帮助身体对抗癌症。
Charles Spruck博士
Charles Spruck博士表示,在病毒模拟反应中,身体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感染,从而使免疫系统进入高速运转状态,随着免疫系统的激活,癌细胞对治疗的反应更强,肿瘤的生长速度也会减慢。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不引发治疗耐药性的情况下发生,这对治疗前列腺癌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在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也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在2020年,全世界有140万前列腺癌新增病例,每年有超过37.5万男性死于前列腺癌。
大多数前列腺癌是可治疗的,因此许多人不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当前列腺癌发生转移或对激素疗法产生耐药性时,就会变得致命。而基于病毒模拟反应的治疗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发挥抗癌作用,不容易受到耐药性影响。
这项新技术利用了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种进化特征,即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这是我们基因组中的一些小序列,是感染我们远古祖先的病毒所留下的。在尼安德特人等早期人类近亲的基因组中也发现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存在,但像就像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早在数亿年前的动物身上就已出现。与我们日常接触的普通病毒不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并不会让任何人生病,而是我们的基因组的一部分,帮助调控我们的基因表达。
Charles Spruck博士表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存在于我们的基因组中,但它们是不活跃的,也不会表达出蛋白质。而如果在癌细胞中选择性激活这些病毒,就能从根本上欺骗我们的身体,让身体认为需要启动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2020年12月,Charles Spruck团队在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FBXO44 promotes DNA replication-coupled repetitive element silencing in cancer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FBXO44促进肿瘤细胞中重复元件(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主要的重复元件类型)的DNA复制偶联转录沉默,而FBXO44抑制剂可以作为独立的抗癌疗法和免疫治疗反应增强剂,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此后,Charles Spruck团队开发了这种潜在治疗药物,可以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诱导病毒模拟反应。然而,该药物的效力或特异性还不足以进入临床试验。他们接下来的目标之一是开发更有效的化合物,可以诱导病毒模拟反应,这可能为未来的前列腺癌治疗奠定基础。
除了前列腺癌之外,病毒模拟反应还可以有效地治疗一系列难治性癌症。研究团队已经在探索将其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治疗,这类乳腺癌患者中多达50%会由于治疗耐药性而复发。
Charles Spruck博士表示,自己最初在乳腺癌中发现了病毒模拟反应,而这可能在其他癌症中也同样发挥作用。这项工作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它有可能很快进入临床,希望在三年内研制出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药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Nature: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