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揭示基因组古病毒复活驱动脑衰老 |
![]() |
额叶是与认知和行为控制有关的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增长,额叶功能逐渐退化。它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变化是额颞叶痴呆和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然而,认知老化先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表征数年出现,这对于人类认知减损的早期和治疗提出了挑战。此外,由于额叶衰老及其神经元变性涉及复杂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变化,加之细胞在表观遗传和基因表达等分子调控水平的复杂性,使得目前对驱动灵长类额叶衰老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认知有限,制约了针对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评估与干预策略开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联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思课题组,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uclear lamina erosion-induced resurrection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underlies neuronal ag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系统地解析了灵长类额叶衰老伴随的组织转录组、单核转录组、蛋白质组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层次的多维改变,进而,利用神经病理学检测体系和体外人类神经元衰老模型,提出核纤层(Nuclear lamina)磨损引起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松弛以及基因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复活,激活细胞天然通路并诱导神经元衰老和炎症的理论,并据此发展可延缓神经元衰老的新型干预策略,为发掘额叶衰老及相关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警标志物和潜在干预靶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研人员解析了食蟹猴额叶的衰老过程,发现了衰老神经元中核纤层磨损(如B型Lamin蛋白的减少)和异染色质的缺失可导致基因组中ERV转录激活且表达出病毒蛋白并进而形成病毒颗粒。在衰老神经元的胞浆中,ERV的反转录产物通过激活cGAS-STING天然免疫通路进而诱发神经元的衰老和炎症反应。研究人员建立了人类胚胎衍生的神经元体外衰老模型,并基于此验证了核纤层蛋白Lamin B1和Lamin B2的缺失及其诱导的ERV复活是神经元衰老级联反应中的起始事件。进一步,研究通过发展基于靶向ERV或cGAS通路的siRNA基因沉默体系,实现了对人神经元衰老的抑制。研究发现,抗艾滋病药物阿巴卡韦可以通过抑制ERV逆转录酶,有效抑制人类神经元的衰老。此外,口服阿巴卡韦的老年小鼠也表现出额叶神经元衰老的延缓及认知能力的改善。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核纤层磨损引起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复活可以作为人类额叶衰老的驱动力及生物标志物,为脑衰老的科学评估和预警、脑衰老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在技术方面,研究综合运用多层次组学、人类胚胎干细胞衍生的神经元模型、基因沉默和免疫学成像等技术,捕获了ERV古病毒的复活、反转录和激活天然免疫通路等生物学过程,开创了人类脑衰老研究的新视角;在转化医学方面,研究以ERV古病毒复活周期的不同环节为靶标开发出多样化的神经衰老干预技术,为脑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全新策略。
该研究揭示了介导灵长类额叶衰老及认知功能减退的新型分子通路,为人类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科学评估和预警提供了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并为发展干预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靶向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未来,围绕脑衰老伴随的ERV古病毒复活,将涌现出更多的科学问题。例如,ERV激活是否可以发生在其他脑区的特化神经元中?ERV能否通过级联感染年轻神经元或其他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衰老的细胞间传递?ERV能否在不同的基因组位点之间 跳跃 ,介导神经细胞的基因组失稳?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否延长哺乳动物寿命,能否促进老年个体的健康水平?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期待这些谜题将逐一得以揭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图1. ERV病毒颗粒(Retrovirus-like particle,RVLP)在衰老的人类神经元中聚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金赛药业携手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药企ALK,有望开启中国脱敏治疗新时代 (2025-09-18)
- Nature Methods:当百年病理学遇见AI——iSCALE赋能H&E图像,预测细胞级空间转录组 (2025-09-18)
- 《健康报》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数智医学研究院院长王慧:人工智能推动健康管理深度重构 (2025-09-18)
- Cell Stem Cell:血癌基因DNMT3A的惊人新角色!科学家解锁造血干细胞长寿的奥秘 (2025-09-18)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论文,揭示这种基因突变为何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2025-09-18)
- 为什么感冒鼻塞时,吃东西会没味道?最新Nat. Commun:原来味道不仅需要味觉,还需要嗅觉! (2025-09-18)
- 《自然·免疫学》:打破传统认知!大坪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团队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孔道功能,为炎症治疗开辟新途径 (2025-09-17)
- 流感季不用慌!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2025-09-17)
- 新疆放慢构建当代中药家当系统 (2025-09-17)
- 《免疫》:科学家首次发现,最毒乳腺癌在转移前就拿下了抗癌前哨! (2025-09-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