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Neurosci:人类大脑研究计划提供机体大脑神经受体组织的新见解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6-27 17:29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理解机体整个大脑的受体分布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今这些研究数据能通过人类大脑研究计划(HBP)的EBRAINS基础设施免费提供给神经科学界的研究人员。神经科学的一个关键挑战就是了解大脑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即使是在相对静态的解剖结构下,大脑区域在结构和功能上彼此相互关联的方式(其连接性)是一个关键的组分,为了能解释其动态学变化和功能,研究人员就需要在拼图中加入另一块,即受体。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 Gradients of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expression in the macaque cortex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理解机体整个大脑的受体分布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今这些研究数据能通过人类大脑研究计划(HBP)的EBRAINS基础设施免费提供给神经科学界的研究人员。
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自动射线照相技术来分析非常薄的体外大脑切片组织上神经递质受体的密度,他们测定了猕猴机体中109个区域中14种神经递质受体类型的密度,而且这些数据能与多种结构参与一起被整合到神经成像的模板中。受体是大脑中信号传输的关键分子,在一个神经元内,信息的传输是通过电信号沿着轴突发生的,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转移通常需要释放名为神经递质的分子进入到细胞外空间中,并与靶向神经元上的受体相结合。
研究人员揭开了每个神经元受体表达的一级和二级梯度,换句话说,他们绘制出了整个大脑皮层的受体密度图谱,并识别出了两个主要的排布方式,从而就揭示了大脑皮层的分子和神经元组织之间的关联。研究者Nicola Palomero-Gallagher博士解释道,猕猴大脑皮层中受体组织的两条主要轴线与两个不同的功能系统相一致,即感觉-认知网络和外部-内部认知网络,这也是研究人员首次描述其二者之间的这种关联。
人类大脑研究计划提供机体大脑神经受体组织的新见解。
图片来源:Nature Neuroscience (2023). DOI:10.1038/s41593-023-01351-2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新型的神经递质受体数据与多个层次的解剖学和功能数据整合到Yerkes19皮层表面的共同皮层空间中,Yerkes19皮层是一种经常被研究人员所使用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板;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将猕猴大脑的体外解剖学与体内成像结果进行整合,而创建公开访问的整个大脑皮层受体表达图,或许就能整合神经成像的数据,比如正如人类大脑研究计划的科学家们所做的,这或许就能加速跨物种的转化和研究。
研究者表示,这一研究结果或会免费提供给神经科学界的研究人员,以便其能被其它旨在开发其它模型的计算神经科学家们所使用,这项研究所产生的部分研究数据目前已经在一种计算模型中得以实现,该模型揭示了多巴胺是如何将信息送入大脑额叶的工作记忆网络中去的。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或许有望成为血清素处理加工和紊乱研究的一种非常有希望的转化模型,而受体梯度或许能促使感觉皮层区域进行快速、可靠的信息加工处理,以及高级认知区域中缓慢和灵活的信息整合过程。(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Sean Froudist-Walsh, Ting Xu, Meiqi Niu, et al. , Nature Neuroscience (2023). DOI:10.1038/s41593-023-0135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Nature: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5-07-07)
- 南方医科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Cancer论文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