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牡丹色斑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
![]() |
植物花瓣上呈现的色斑或条纹图案被称为呈色模式。不同科属物种的呈色模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花瓣特异的呈色模式在植物有性生殖、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赋予园艺作物极高的观赏价值。西北牡丹品种群的品种(以下简称 西北牡丹 )起源于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它的花瓣基部呈现出具有一定形态且边缘清晰的彩色色斑,是西北牡丹特异的呈色模式。长期以来,因缺乏参考基因组和基因功能验证体系,各品种的遗传背景复杂,其色斑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芍药科多样性与种质创新研究团队以西北牡丹 书生捧墨 为研究材料,通过色素分析、比较转录组、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等研究,全面探究了西北牡丹色斑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花青素苷仅在 书生捧墨 花瓣的斑内积累,而黄酮苷主要在斑外积累,是造成花瓣斑内外差异呈色的原因;类黄酮代谢途径上的酶基因PrF3H、PrDFR、PrANS在斑内特异高表达而在斑外沉默,是决定色素差异合成的关键酶基因;PrF3H作为花青素苷合成的早期酶基因受两个R2R3-MYB协同调控,而晚期酶基因PrDFR和PrANS均受一个关键的SG6成员PrMYBa3激活,PrMYBa3与两个PrbHLH协同作用,激活斑内花青素苷合成途径。R2R3-MYB对牡丹花瓣中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调控有明确的功能分化,并有很高的保守性。这些正调控因子基因未与酶基因PrF3H、PrDFR、PrANS建立共表达模式,可能无法直接调控酶基因在斑内外差异表达。研究通过对PrF3H、PrANS启动子的DNA甲基化分析发现,在斑内、斑外PrF3H、PrANS启动子关键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高丰度的甲基化修饰可能介导关键酶基因PrF3H、PrANS斑外沉默。该研究不仅全面地解析了西北牡丹花瓣花青素苷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而且提出了转录调控与表观调控共同作用于西北牡丹特异呈色模式形成的新思路,为剖析被子植物色斑呈色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 相关报道
-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Nature: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5-07-07)
- 南方医科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Cancer论文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