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OTC市场 > 国内OTC产业发展相对迟缓

国内OTC产业发展相对迟缓

  日前,在中美商贸联委会药品工作组的一次OTC法规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对于目前国内OTC产业现状表示担忧。2009年,中国以86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但相较于处方药年均27.1%的增幅,OTC领域的增长显得较为缓慢,仅为7.7%,国内OTC产业发展相对迟缓。

 

  王伟说,“中国OTC的人均用药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OTC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民众自我药疗的意识和水平还偏低,整个行业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品牌缺失
 
  来自MIllwardbrown止痛&感冒消费者使用行为与态度研究报告(2009)显示,在影响止痛药和感冒药购买情况的五大因素中,“可信品牌”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国内企业的知名OTC品牌却寥寥无几。
 
   王伟说,“早期进入中国OTC市场的中美史克、西安杨森、上海施贵宝等跨国药企,在中国企业还不知道品牌营销为何物的时候,就通过广告营销等手段,在中国市场掀起了OTC销售的高潮,如息斯敏、康泰克等,都成为当时人们熟知的OTC品牌。可以说,他们给中国企业上了一堂品牌营销的启蒙课。”

 

  王伟表示,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发布了《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即业内俗称的“24号令”。按照“24号令”的规定,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

 

  这一强化通用名、弱化商品名的规定,使“一药多名”现象“寿终正寝”,但也使OTC企业更难树立自己的品牌,“以六味地黄丸为例,全国有1000多个批号,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品牌的力量,使你的品牌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所以,品牌的经营和建设是OTC企业发展的核心。”


  营销落后
 
   “价格过低,只会让优质产品消失。”杰威联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群透露,由于近年来药品招标中的价格导向,使中标药品价格不断走低,部分知名的OTC产品受原料、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制约,不得不在省级招标中铩羽而归。“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其中一些品牌OTC产品在药店中的处境更加艰难,过低的价格使得这些药品有可能最终不得不退出终端市场。”范群对OTC产品在零售药店中的营销表现并不乐观。

 

  范群指出,“长期以来,很多OTC产品营销都是照搬快销品模式,‘广告+药店代表推荐+招商’,也就是俗称的‘一拉一推’。长期依赖广告,没有树立一点品牌的概念,也就在终端没有忠诚度。零售药店为了追求利益,首推高毛利产品。所以,这种营销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如不改变,不仅会影响产业的声誉和形象,还会严重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
 
  而且,OTC还面临着保健食品的市场挤压。“比如维生素类,药店中有OTC,还有保健食品。而保健食品市场相对较乱,夸大功效的广告比比皆是,而大多数消费者分不清保健食品与OTC的区别。真正有治疗效果、维生素含量更丰富的OTC却因为广告规模而被消费者忽视了。此外,保健食品的价格还比OTC药品贵几倍甚至几十倍。”范群认为,面对保健食品的挤压,OTC的路越走越窄。

 

  洋品牌争相进入
 
  2010年年初,一则消息引起业内震动:欧洲最大的制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与我国知名维生素企业杭州民生药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和经营维生素和矿物质类非处方药产品。其中,赛诺菲-安万特持有60%的股权。民生药业拥有“21金维他”等知名OTC品牌,已在该领域拥有相当的实力。
 
   “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OTC市场,随着中国OTC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会争相进入。”范群表示,“21金维他”是国产OTC品牌的成功范例,很多国人在5、6年的时间里,都在使用这一种维生素类OTC产品,但是其产品线较为单一,缺乏其他品类的产品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赛诺菲-安万特的合作可能也是源于这一原因。
 
 
  王伟表示,在维生素领域,前些年的善存、金施尔康,都没有做到完全打开市场,当做到每年1亿-2亿元的市场之后就停滞不前了。他认为,品牌传播有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文化体系,估计民生与赛诺菲合作后,在渠道、营销手段、营销队伍等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与外资合作,并不代表就是被其吞并了。”王伟表示,早期进入中国OTC市场的中美史克、西安杨森等跨国药企,可说是市场最早的开拓者,也使中国老百姓开始具有自我药疗意识。

 

  王伟指出,此后,善存、金施尔康等也进入民众的视线,带动了维生素类产品的市场热潮,众多的民族品牌开始崛起。事实上,跨国药企的进入也有利于本土OTC产业的发展。他认为,民生与赛诺菲的合作,是一种合作共赢。这种合作不必局限于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应当以竞争合作的方式,探索各种可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