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二季度医药行业并购浅析(一)_医药资讯 |
![]() |
硝烟且散,号角暂歇,2005年第二季度的并购战场再度沉寂――本次“新华信并购监测”专栏分析将此现象称之为“后并购时代”。沉寂并不等于消亡,新一轮鏖战正在“后并购时代”被酝酿至沸点。 2005年第二季度的医药并购市场较为低迷:从并购数量上看,本季度仅有涉及控股权变更的并购事件9宗;从并购规模上看,单笔最大金额为2亿余元,由三九系重组过程中将昆明白马制药有限公司90%股权转入振兴集团有限公司而创下。本季度总涉及金额7.03亿元,比一季度的20.14亿元涉及金额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挫。去年曾有专家预测2005年会是医药行业并购的“黄金年”,今年春节前的一段时间并购行为仍持续火爆,然而春节过后就逐渐沉寂下来。 “后并购时代”悄然而至 本季度,医药行业的并购暂别跑马圈地,进入“后并购时代”。 ――重心向资源协同转移。规模扩张并不继续作为医药企业实施并购的首要目的,资源协同开始成为并购重心。在这个阶段,医药类公司希望以内涵式资源重配、资产重组、架构重建去争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例如丰原集团主导的“内部并购”、一致药业收购国药控股广州公司,就是目前医药行业并购历年的表征。 ――保留着并购时代的后遗症。现在作为后并购时代的开始,夹杂在众多“并购新闻”之内的,还包括了并购时代的后遗症。由于医药上市企业资本运作的不成熟,往往不能把收购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造成“并购后遗症”。而能够以市场战略指导并购操作的企业将更容易取得领先地位。三九崩盘、麦克老总卷款逃逸等等,这些“负面”消息无不向人们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而随着后并购时代的不断推进,关于并购的消息也很难重现各地开花、一片大好的景象。很大的可能性是,医药并购于绚烂中回归平淡。 ――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在医药并购趋势减弱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华源系、健康元系、国药系、复星系等几大派系的身影,这也是后并购时代的特征之一。医药行业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性质成为了企业追逐规模经济的强大动力。医药行业迈向垄断竞争的步伐稳重而不容质疑。 虽说本季度的并购市场少了大手笔的运作,但多了理性的思考。医药企业不再满足于“做大”带来的幻觉,而是更加冷静地看待资本市场的运作。与此同时,作为后并购时代的突出特点――整合,逐渐被舆论和业界所重视。 当然,后并购时代的开始并不意味着运动化并购的必然消失,政策变动和外资进入等外部刺激都有充足的力量促使我国医药企业继续前并购时代风驰电掣的并购战争。 外资持续深入,国内资本仍最活跃 4月,日本住友获天方药业股份,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Nature: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