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消暑溺水增多 应掌握正确现场急救 |
![]() |
溺水时,水可流进气道,上呼吸道受水的刺激而痉挛,引致窒息。因此救助要及时,但同时救助者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救人要注意自身安全,如不懂得救护知识,不可强行下水救人,应留在岸上,试着用救生圈、竹竿、绳等将溺水者拉出来。
二,如溺水者已无呼吸,尽早开始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三,救上岸后,将溺水者平放在地上,头偏向一侧,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咽内、鼻内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畅通气道,检查呼吸和脉搏,需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同时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四,如溺水者意识不清,应将其置于复原卧位;如溺水者清醒,可给予保暖和热的饮料。
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用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此外,很多人都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为救上来的溺水者控水。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心肺复苏前需要先控水吗?
控水是指通过头低脚高体位,或倒置身体的方法把患者体内的水排出的过程。“复苏前是否先要控水”目前在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教科书、一些科普资料和媒体都在宣传控水,但这种做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反对控水的理由主要有三个,首先是部分患者因声门闭锁没有吸入水,即使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了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也已经进入血液循环,而我们平时控出来的水是胃里的水,而胃里的水不需要排出;其次,控水时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反而会堵塞呼吸道,还有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第三,实施控水措施势必使心肺复苏的时间推后,进而使患者丧失最佳复苏时间。因此很多医生认为抢救溺水患者时无需控水。但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目前国际医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也没有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