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 放倒“倒春寒” |
![]() |
春寒来袭,据统计,各大医院急症中心有四分之一患者是心脑血管病和胃肠道疾病。而其中老人是患病的主要人群。
“目前的天气变化无常,尤其是老年体弱多病者,儿童,孕妇,妇人产后等抵抗力下降者要注意‘风’、‘寒’、‘湿’邪气的防范”,中医专家陈友祥提醒大家。突然而来的寒冷,常使人猝不及防,一些慢性病患者血压波动增大,最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天气突变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改变,诱发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健康支招:
中医提倡“春捂秋冻”不要因为天气转暖就马上脱掉冬服。冬天人们已习惯了多穿衣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与冬季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便减少衣服会破坏这种平衡。春捂提倡“上薄下厚”,人下肢血液循环比上身差。乍暖还寒时,减掉冬衣的人在气温骤降时应及时应对,切勿“懒得重新添衣”。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这个以7.5~8.5个小时为宜,避免劳累。尤其是经常熬夜和应酬多的人,劳累过度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这也是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亚健康人群加强锻炼抵御风寒
早春天气冷暖不定,因此很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今年年后,气温波动大,外加上现代白领大多处于亚健康体质,而且这波流感来势汹汹,不少严重的患者都引起了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要防止感染春寒,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从增加自身抵抗力做起。
健康支招:
运动得当以舒展及小幅度运动为佳。春季每周3次的有氧运动比较合适,太高强度与密集的运动,反而会让免疫力下降。血液检查发现,每周运动5次者,免疫细胞数量竟减少33%,每周运动3次者则无改变。节奏比较慢而且运动量不大的方式应该成为首选,可多做瑜伽等舒展式的运动,让肩、颈、背、四肢等舒展开来,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和压抑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
适当食用刺激性食物,增加抵抗力姜蒜、韭菜等这类稍有刺激性的食物,能够祛风寒、舒张血管,还能够杀菌防病。古人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可以每天清晨含一片姜,清晨含姜,既可以活血、驱散体内的寒气,又能杀菌防病,增强抵抗力。
爱美女性别为美丽牺牲健康
易受“倒春寒”侵害的还有那些爱美的年轻女性,美丽冻人。女性膝关节受冷空气的刺激较男性更敏感,遭受冷空气侵袭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等。除此之外,春寒如果进入体内,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也会有很大影响,轻则导致痛经,严重的还会导致宫寒,引起不孕。
健康支招:
注意脚底保暖很多女性朋友刚一立春,就觉得春天来了,迫不及待地换上单衣、单鞋,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但中医认为,人的脚底不能受凉,因为脚底脂肪少,而且许多穴位与人的内脏相对应,脚部受凉就会引起许多脏腑不适。专家提醒:“倒春寒时,记得在家时或沐浴后不要穿凉拖,尽量到晚春时节再换上单鞋,平时还可适当进行脚底按摩和锻炼。”
不要湿发就出门很多姑娘为了随时以飘逸形象示人,养成了每天早晨洗头的习惯,时间紧迫,就只能舍弃了吹干头发的步骤。湿发出门,特别容易吸收寒气,影响头部,种下偏头痛的祸根,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冷手足厥冷的情况。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