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车做个“日光浴”降低车内PM2.5值 |
![]() |
出门坐车,是现代人主要的出行方式。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少人高度关注车内空气质量。不久前,有网友在京沪高铁车厢内做了一次“实验”,估算车厢内PM2.5浓度超过130,属于空气污染。
早年,上海有关部门对地铁内空气也做过检测,发现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与细菌等。除了公共交通设施,私家车的车内污染问题也由来已久。近日,美国非盈利组织“生态中心”研究人员在200多款车内发现了超过275种不同化学物质,其中一些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学习能力损伤、肝脏疾病和癌症关联密切。身处这样的污染中,短时间内会让人感到头痛、恶心等,长此以往可能对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及生殖系统都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影响PM2.5值的因素有很多。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废气,挥发出的汽油味,使用空调而进入车内的大气污染物,以及空调长时间不清洁,内部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都在破坏车内空气。在地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中,人流量大、通风性差,也是“罪魁祸首”。此外,新车内污染的主要成分是苯、甲苯等,它们大多来自座套、地胶等内饰,或生产车辆用的胶水、油漆等。
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钱华建议,消除车内污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多通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最好开窗留条缝,以便排出废气。对废气较敏感的人或遇上雾霾天不便开窗的情况,外出不妨戴个医用口罩。回家后,先洗个脸,重点清洗一下鼻腔。私家车要定期清洗空调。最好选用麻、布类的地毯、脚垫,羊毛、棉布等材质的坐垫,避免用橡胶或化纤类产品。钱华还强调,新车可采用“日光浴法”,加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一般经过两个夏天的暴晒,车内异味能明显消除。每天要开窗通风,并在车里放些活性炭、柚子、菠萝等,吸附有机分子。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