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气最好补补肾 |
![]() |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肝火旺、爱生气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多疑、忧郁的人易失眠。这都和中医讲的“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有密切联系。而且,他们大多有口干、眼睛红、小便颜色暗黄、大便干燥、甚至血压不稳定等问题。而肝火旺往往会伤及肾阴,伴随肾虚症状。这和中医的另一句“肝肾同源”有关。就是说,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肝和肾均有相火,相火源于命门。因而调肝必须要补肾。
这些症状虽然是“肝火盛”的表现,但究其根本与“肾虚”有关。中医理论“心、肝、脾、肺、肾”五脏一体,肾为五脏之母。肾脏就像自然界当中大树的树根一样,为什么我们称肾脏为水脏?第一,在五行当中“肾为水”,在五脏功能分工“肾主水”,自然界当中树根吸水,吸取土壤营养供树的主干,枝干所需。如果树根枯萎,不发达,土壤中的营养再多,水再充足,树的枝叶也是没有办法获取营养水分的。如果人的肾气虚,“主水”的功能必然下降,我们人体的体液、血液主要成分是水。身体中的水是我们日常饮食的摄入,但是肾虚的病人,代谢水的能力下降了,会使血液,体液缺水,口干、舌燥、皮肤干、小便黄、血液粘稠度增加。身体中多余的水分代谢不出去会引起水肿,继而产生各种并发症。血液当中的水分减少了,血液成分就会改变,担任滤血、生血、运血的肝脏、脾脏这两个脏器就会由于血液、体液成分的变化而增加负担,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爱生气,发脾气。
肝和脾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人生病上火了,忧虑也多了。“思伤脾”,肝、脾因此也就不和了。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所以生气以后常表现为不想吃东西、口干、口苦,这就是肝火。人不吃饭,能量就会减少,心、肝、脾、肺、肾的功能肯定会相应下降,人就会生病。人生病了,想干的事情干不了了,就会着急,表现为发脾气,长时间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会影响生活质量,缩短人的寿命。
由此可见,经常爱生气,脾气不好都与肾虚,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在治标的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补肾调节五脏功能。在选择补肾产品时,最好用纯植物药材来补肾阴,保证药性不热不燥,这时如果用大热大燥的动物药性来滋补,好比火上浇油,起不到滋肾阴,补养肾水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