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小心打点滴要了你的命 不得不知的输液知识

小心打点滴要了你的命 不得不知的输液知识

其实在医学上,将药物送入人体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大家最为熟知的口服方式之外,有些药物可以直接注入肌肉,再经由肌肉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到全身去。另外例如糖尿病病人所注射的胰岛素,则是用很小的针头直接注入皮肤下的浅层部位。这两种方式就是所谓的“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

在这些方式中,静脉注射由于是直接将药物利用针管注入静脉,不必再多经一道人体吸收的过程,因此药物在血液?的浓度,很快就会稳定上升而达到造成疗效所需的剂量,因此静脉注射也是最快与最稳定能达到药物治疗效果的方式。

打点滴也要小心

打点滴这项使用得相当频繁的医疗措施,在临床上所造成的疗效很多。在紧急出血状况下,医疗人员常会先快速地补充点滴,藉以短暂地维持血压避免病人发生休克,而来争取准备血液输血的时间。

另外点滴里面所含有的各种电解质,则要视身体疾病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的输液种类。吐得厉害的病人,因为所吐的胃液含有较多的酸,因此可能补充含氯离子的生理食盐水。一个晚上拉肚子拉个十几次,差点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其实除了脱水之外,还流失大量钾离子,会造成肌肉无力。这个时候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就可能是医师的第一个选择。

打点滴的另一项疗效则是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由于在临床上给予病人点滴的时候,往往必须缓慢地注射,滴完一瓶点滴,起码也要两、三个钟头,而这一段时间也正好让病人有充分休息的机会。对于许多缺乏休息,这也正是打点滴的另一项疗效。

虽然打点滴的确有这些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但是打点滴也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除了打针当时扎针的痛楚之外,打针所造成的伤口以及所注入的静脉本身,都有可能被细菌侵入而造成感染。

点滴本身的无菌要求,以及注入人体的点滴数量,都必须小心计算与控制。否则如果点滴给得太多,由于水分过多反而可能对人体的循环系统造成负荷,尤其是对于小孩与有些心肺功能异常的老人家更要小心。而这也正反映出了任何医疗措施都有利有弊的重要观念。

点滴的打法

不论是要进行血液检查的抽血或是静脉注射的插入针管,都是挨上一针,但抽血只要抽几cc就够用,因此通常都用金属针头扎入血管就行了。但是如果是要打点滴而且可能要摆上几个钟头甚至几天,那就除了先要用金属针头扎入血管之外,还要在静脉血管?放入特殊的塑胶软管,才能让输液在未来的几个钟头或是几天?面,继续源源不断地注入血管中。

这种静脉注射输液所用的塑胶软管,如果小心保护,放上个两三天,应该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再放久一点,就有可能发生细菌感染所造成的静脉炎等并发症。

因此在临床上,通常医疗人员都会纪录打静脉留置软管的时间,以便能够按时更换以避免其他并发症。

在临床上虽然打静脉留置软管,通常并不困难,只是有时病人手臂上的静脉比较不明显,有时也可能打针的医疗人员技术实在欠佳,以至于病人可能会挨上好几针而痛得哇哇叫。尤其是小朋友的静脉血管很细,偏偏小孩需要补充液体的状况又比大人要来得多而且需要更殷切,因此有经验的家长一定会同意,要帮小病人进行静脉注射,需要技术高超又耐心十足的医疗人员才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