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陋习让你香唇“暴皮儿” |
![]() |
嘴唇干燥是很普遍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缺少维生素,二是缺少水分。由嘴角开始干裂是缺少维生素的现象,应多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青菜,避免偏食。缺少水分或是说话太多而口干都会导致唇部干燥,使嘴唇或嘴角处堆积废皮。这时就要多饮水,并保持嘴唇的干净。
嘴唇干裂
根源在脾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很多人一到秋冬之季,嘴唇就干裂得惨不忍睹。造成这种现象之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体内水分不足,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夏季喝冷饮太多,导致脾胃受损,没有及时调理,从而反映在嘴唇上,故此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关键。
不妨通过食补或药补的方式健脾补血,比如人参、党参、白术、大枣、莲子、扁豆、山药、冬瓜等食材,都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以冬瓜熬汤、清炒山药、熬大枣粥、莲子汤、鲫鱼糯米粥等。也可以多吃些新鲜蔬果,比如黄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以及梨等水分充足的新鲜水果,这些可增加体内水分,减轻唇部干裂;此外还应多吃滋阴润肺之物,如芝麻、蜂蜜。尽量少吃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少饮酒,因为酒精会加速体内水分蒸发。
至于在药物方面,麦冬、生地煎水喝,具有滋阴的作用;当归、首乌可以煎水喝,也可以在煲汤、做饭时加入,具有补血作用。
小贴士
多多补充维生素
专家表示,除了干燥、风吹等外因,许多人嘴唇干裂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维生素B2、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在秋冬季节,人们更应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梨、荸荠等具有生津滋阴作用的食物。如果嘴唇太过干燥,可适量服用维生素B2加以调节。另外,也要尽量减少吹风、长时间晒太阳等物理刺激。
四大陋习让嘴唇又干又裂
陋习1:舔嘴唇
舔嘴唇是许多人在感到嘴唇干燥后本能的第一反应,但这却是最要不得的。舔嘴唇只会给嘴唇的干旱带来片刻“缓解”,但在几秒钟之后,当嘴唇上唾液的水分蒸发后,会感到更加干燥。同时,唾液中所含的酶也会让干燥加剧。
危险指数:★★★★★
陋习2:撕皮
嘴唇脱皮后,会显得不雅观,还会影响化妆,因而,许多人就习惯“顺手”把它撕去。殊不知,在撕去死皮的同时,也会连带着掀起嘴唇的皮,引起出血、红肿等问题。
危险指数:★★★★★
陋习3:随便使用护唇品
有些人在嘴唇干裂后会随便使用一些廉价润唇膏,这样做很不科学。廉价润唇膏里含有大量未经仔细提纯的油和太多的蜡,甚至是不稳定的动植物天然油脂,氧化后容易发出异味;其所含的大量蜡,也会影响唇部皮肤的新陈代谢。
危险指数:★★★★
陋习4:直接涂抹唇膏
最容易被许多爱美女生忽略的,就是在干燥的嘴唇上直接涂抹唇膏,而唇膏中含有的色素会渗透到开裂的嘴唇中,让嘴唇问题更加严重。
危险指数:★★★★
防治唇干的生活小妙招
1、戴口罩。
尤其是骑车一族,戴个口罩能挡住外面凛冽的寒风。戴口罩的目的很简单,是为了保持嘴唇的温度和湿度,以免缺水、干燥。
2、经常按摩嘴唇。
按摩嘴唇的方法并不困难,只要每天晚上临睡之前,拿化妆棉沾一些蜂蜜,涂在嘴唇上,然后用手指头轻轻按摩,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使嘴唇获得养分,嘴唇就可以变得滋润了。
3、涂抹蜂蜜。
如果说,你已经开始觉得嘴唇干,可以用干净的棉签往嘴唇上涂抹一些家里都有的植物油或者是蜂蜜。不过糖尿病病人切忌涂抹蜂蜜。
4、睡前涂抹橄榄油和糊状奶粉。
睡前将橄榄油涂在嘴唇上吸收20分钟以上,然后擦净。还可将少量奶粉用水调成糊状,厚厚地涂在嘴唇上,充当唇膜。
第1页:4陋习让你香唇“暴皮儿”
第2页:防治唇干的生活小妙招
第3页:香唇“暴皮儿”要用“剪”
第4页:嘴唇干裂
根源在脾
第5页:润唇膏如何选择:成分越简单越好
第6页:自制唇膜防干燥
5、唇皮要用剪。
处理已翘起的唇皮,可用小剪细心地对着镜子剪掉。千万不要用手或钳去撕,以免撕裂嘴唇,导致疼痛、流血,甚至感染,那里可是医学上所称的“危险三角”哦。
6、软膏与牙膏齐上场。
要是已经有化脓迹象出现,要用青霉素或者红霉素软膏抹在化脓的地方。另外,还有一样大家家里都有的东西,是治疗口唇开裂的好药物。那就是牙膏,牙膏治疗的效果更好,对付那些比较厉害的口唇开裂更有用。一般牙膏里都含有薄荷,或者是其他的杀菌成分,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7、不要让嘴再碰到水。
如果嘴唇已经开始干裂尽量不要让嘴唇再碰到水。如果开始脱皮了,最好连刷牙都停止一段时间,建议在让嘴唇恢复的这段时间里,用口香糖或者牙线代替刷牙。
8、正确使用护唇膏。
护唇膏应该是在嘴唇健康的时候用,如果嘴唇已经开始脱皮了,那也要停止使用。
另外,专家还提醒,嘴唇干裂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造成的,还有不少口腔、牙齿的疾病也会导致嘴唇干裂,引起唇炎。所以冬天在补水的时候,还要注意口腔的清洁,才能有效地预防干唇。如果唇部的皲裂、结痂症状长期不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 相关报道
-
- 高温湿热如何祛湿养生?医务人员分享夏至健康攻略 (2025-06-19)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2025-06-09)
- 中疾控专家:新冠疫情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2025-06-06)
-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2025-06-04)
-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2025-05-26)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