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
![]() |
水污染,我们看得见,固废污染,我们摸得到。随着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日趋好转。但是你是否想过,可能你正被并不洁净的室内空气所包围?
目前发展中国家有近200万例超额死亡可能由室内空气污染所致,全球约4%的疾病与室内环境有关。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了人类看不见的杀手,这种严峻的事实在我国却往往容易被有些人所忽略,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430万人次。目前我国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因此,我们应从装修设计、装修工艺和建材的选择上加以注意,而且入住前应通过室内空气检测、净化处理等措施来减少污染。
人们对室外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已有深刻认识,而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状况不甚了解,以为室内空气比室外空气好。事实上,由于我国城市用于居室、写字楼的建筑材料、家具制品和装修材料大多含有超标(有的是严重超标)的甲醛、苯、氨、氡、氯化烃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物质,这些逐渐释放出来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未能被及时排放到室外或在室内分解,浓度逐渐提高,致使室内空气质量恶化、污染日趋严重,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方面,已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室外空气污染。环境专家同时指出,新装修的居室、写字楼室内空气污染情况更为普遍和严重,污染程度通常为室外的5-10倍,有的甚至达到100倍。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有近4亿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气喘及过敏性鼻炎,不良的室内空气质量是主要原因之一。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的一项报告,我国因空气污染导致人体疾病的医疗费用估算为171亿元,而城市的大多数居民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处于相当严重的状况,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目前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三类:
(1)生物性污染物
体积微小但扩散范围广,速度快,容易引致打喷嚏、眼睛不适、咳嗽、气喘等过敏反应。
细菌、病毒:极易在气候潮湿温暖的地区的空气中散播、繁殖,长期接触易引发过敏、气喘。
真菌孢子:极易在气候潮湿温暖的地区的空气中散播、繁殖,长期接触易引发过敏、气喘。
尘埃、尘螨:尘埃令人呼吸不适,更是尘螨及真菌的温床。尘螨是体积极小的昆虫,常生长在床褥、床单及布制家具或悬浮于空气中,增加哮喘发病机会。
花粉:户外乃至花瓶中的鲜花均会产生花粉,过敏体质者吸入后会引起呼吸道、眼部和皮肤的明显不适。
宠物与人类的毛发、皮屑:非常细小,极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并未尘螨及真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2)化学性污染物
来自香烟、装修工程、清洁用品及家具,长时间接触会刺激皮肤、神经及呼吸道,带来健康隐患。
二手烟: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人类A类致癌物质,含有一氧化碳、甲醛等几百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对肺部尚处于发育期的孩童的危害尤其严重。
甲醛:来自日常家居的夹板、压制版及地板,被列为有害致癌物质。高浓度的甲醛会刺激眼、鼻和呼吸系统,严重者更会引致哮喘。
苯系物:包括笨、二甲苯等,其中部分化合物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主要来自各种建材有机溶剂,如油漆、涂料添加剂及墙纸、地毯、合成纤维等。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中毒,出现神经衰弱和血液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网。
氡气:来自泥土、岩石和花岗岩等。氡气无色、无味,较难察觉,氡气衰变产物更会积存于肺部,是引发肺癌的第二号病源,其排名仅次于吸烟。
(3)异味
来自宠物、烹饪、垃圾及人体等、异味令人不悦,亦影响家居生活及邻里环境。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