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手机游戏毒害青少年健康 |
![]() |
“游戏毒品”让家长大感头痛
手机游戏大约是从2003年开始在国内流行的。从最初级的贪吃蛇、俄罗斯方块开始,从文字游戏到图形类游戏,从短信游戏到嵌入式、JAVA游戏……手机游戏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然而同时,手机游戏也正在成为网络游戏之后又一种会让人上瘾的“游戏毒品”。
手机的便携特性,是手机游戏相比电脑游戏的最大优势。在互联网上,网民们戏称玩手机游戏也有“三上”��“枕上、厕上、车上”。而正是这种特性,让手机游戏比网络游戏更具诱惑力,也因此更容易普及。
北京某中学一姓王的同学说:“玩的起因很简单。”他嗜好电脑游戏,但家长看得紧,上网不方便,于是转向了手机,“刚开始没觉得好玩,但是玩着玩着发现也挺有意思。慢慢地,我还发现手机很隐蔽,什么时候都能玩。”
屏幕上居然是一个裸女!
广州的陈女士给11岁的儿子小涛买了一款彩屏手机。几天后,陈女士无意之中瞧了一眼儿子的手机,发现手机屏幕上居然是一个边跳舞边脱衣服的裸女!更让她震惊的是,小涛说:“这种游戏在网上遍地都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下载一个,而且同学们都在玩。”果然,上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好多成人游戏都明晃晃地挂在页面上。如果说现在网吧还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限制,那么手机游戏则没有这些。这些游戏在青少年中蔓延开来,结果可想而知。
关于青少年玩手机游戏的危害,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表示,长期的人机对话容易使人形成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而且长时间玩游戏,年轻人需要的运动量得不到保证,损害视力,甚至操纵键盘的拇指也会变形受损。
给孩子买手机别太高档
目前,网络游戏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重视,而手机游戏对青少年可能带来的身心伤害还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
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认为,人类天性爱游戏,特别是这种高科技、高智能的游戏。它极强的挑战性和刺激性会使人欲罢不能,享受“升级、过关”的成就感。而我国中学生处于学业压力最大的阶段,厌学成了游戏成瘾的最大原因。同时,当今中学生精神生活的贫乏也是手机游戏趁虚而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云晓表示,要防治手机游戏成瘾,首先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危害性,还要用丰富的生活替代单调的生活增强自信心。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教育处主任屠永永表示,学校的引导也很重要。同时,家长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无需给孩子购买过于高档的手机。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