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两性知识 > 辉瑞对阿斯利康的情意

辉瑞对阿斯利康的情意

 辉瑞苦苦追求阿斯利康的故事最近占据了工业界的头条,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意?他们是有情人还是冤家?能够终成眷属吗?

 

辉瑞公司摆出一副伟哥吃多了的体位,欲对阿斯利康霸王硬上弓,鲸吞这家英国第二大制药企业。989亿美金,1060亿美金,1130亿美金,几天之内,辉瑞三次提升报价,这很可能成为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资收购案。直至发出“恶意收购”的威胁,画外音:明媒正娶不行,就强取豪夺!

1130亿美金是一个几乎可以买下整个企业帝国(腾讯)的价格,你感受一下。

阿斯利康的回应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想要同床,提高报价!阿斯利康认为其正在研发的一些肿瘤药物极具市场潜力和竞争力,携药要价天经地义。

而多金的辉瑞,在强娶民女之前已经先见了“家长”(英国政府),看起来岳父大人(首相卡梅伦)对未来的女婿倒是颇为满意,因为辉瑞给出的聘礼可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而是扎扎实实的金蛋。辉瑞承诺:保留阿斯利康在英国的工厂,帮助其完成在剑桥的新的研发中心建设,将欧洲总部放在英国,把全球五分之一的研发人员安置在英国。

没有什么比“保增长,促就业”更加能够打动执政党了,阿斯利康产品占到英国出国总量的2%以上,而辉瑞的承诺不但可以提升这个数字,还增加就业岗位。难怪卡梅伦俨然成为此次收购的啦啦队长。

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要提醒英国人,咱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永远不要相信男人婚前的承诺……。

2009年底,在美国卡夫公司企图收购英国吉百利,遭到英国民众,包括首相布朗的反对,有经济学家称这可能会影响到大约30,000人的就业。卡夫一方面在资本市场运作,一方面一脸诚恳的保证将会保留在英国的所有工厂,促进其对英国经济的好处。因此,与2010年2月5日完成了这桩价值115亿英镑的并购。

然而,承诺的期限显然不是一万年,而是执政的周期。卡夫对布朗做成承诺,而不能在并购案完成后3个月向英国女王递交了辞呈。2014年2月9日,卡夫宣布关闭吉百利在布里斯托附近已经存在了90年的工厂,将工厂移到了波兰。

回到辉瑞,就在此次做出承诺的两年前部分关闭了其设在英格兰东南部三文治的研究中心。

辉瑞是否打的和卡夫一样的算盘不得而知,毕竟英国对于辉瑞有战略上的意义。全球10%的药物研发在英国,有顶级大学输出科研力量,这里有整个欧洲最出色的人才;拥有在英国的控股公司能让辉瑞享受更低的税率,预计每年可以节约税金超过10亿美金,而英国本土获得专利的药品更可以减免约50%的赋税。

通过阿斯利康的本土资源,也能更好的搞定一直以来不待见辉瑞的NICE,NICE的药品推荐已经是很多其他国家的参考依据,而05年至今,只有31%的辉瑞的产品被NICE推荐。辉瑞一定会尽心尽力养育其在英国的土壤,让其称霸世界的梦想来的更好更快。

但是,辉瑞和阿斯利康作为原本都是超大规模的药企,在产品线上有大量的重叠。这意味着,合并之后的成本控制不可避免,如果阿斯利康在英国的工厂和研发团队被保留,那么阿斯利康美国呢,阿斯利康法国呢,阿斯利康中国呢……?

面临被裁员风险的当然不只是阿斯利康的员工,根据过去的经验,如此大规模的并购,要进行很好的整合消化,辉瑞员工被波及在所难免。2009年辉瑞 680亿美金吞并惠氏,1年后,辉瑞裁员8%,惠氏裁员10%。简单地说,以前一家医院立普妥和可定各需要一位医药代表,合并以后,其中有一个人必然是 “多余的人”。

为了促成此次并购,辉瑞CEO Ian Read除了承诺不伤及英国的利益,还多次强调合并带来新药研发的合力优势。但制药巨头合并带来的更多是垄断的保护,而不是药物研发的创新,因为巨无霸药企通过政府公关获得强大的议价能力显然比新药研发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加安全。

巨头整合会让市场失去真正的研发动力,类似当年可定为冲击立普妥一掷千金而发起的SATURN研究只会越来越少。

下周,辉瑞CEO Ian Read降到伦敦向英国议会阐述并购的意向,5月26日是确定要约的最后期限,我打赌辉瑞还会提出新的价格,而阿斯利康也会就范成为辉瑞的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