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我们 女性应避免引发中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
![]() |
女人的一生,都要提防疾病的突然侵袭。与男性相比,女性一生中发生脑卒中(中风)的风险明显增高。专家指出,腹部肥胖、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怀孕都可能增加女性发生中风的风险。今年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前夕专家指出,女性应避免引发中风的高危因素如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也要关注避孕、怀孕、更年期等时期。
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中风风险大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徐安定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脑卒中也称中风,是由于血管问题引发的脑细胞死亡的疾病,以突然发作多见,可引起死亡或瘫痪,使病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二者的比例为6:1。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这其中,不少是女性。徐安定称,女性中风患者功能恢复较男性患者差,认知损害比男性更严重,与中风相关的死亡,更多地发生在女性患者身上。
今年初,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发布了《女性卒中预防指南》,提出妊娠高血压、口服避孕药等是女性独有的脑卒中高危因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日渐西化,因此很多西方女性所具有的危险因素,也可发生在中国女性身上。
“口服避孕药易导致血液高凝,对于那些年轻且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来说,长期口服避孕药可能是中风的唯一原因。”徐安定建议,女性可选择其他方式避孕,若有抽烟、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不提倡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孕期、更年期是女性中风危险期
女性一生中往往还要经历怀孕、绝经两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增加卒中的风险。
女性怀孕期间身体变化很大,与未怀孕的同龄女性相比,中风风险增高了,尤其在产后的最初6个星期。女性怀孕期间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和先兆子痫,已被证实与中风明确相关。因此,建议孕期女性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糖,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先兆子痫。
绝经过早的女性得中风的风险更高。临床试验表明,绝经期补充雌激素并不能降低女性心脑血管事件(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的风险。因此,徐安定建议,绝经期过早的女性要调整可能导致中风的生活习惯和防治血管危险因素,不提倡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来预防中风。50岁以上的女性,若有血管危险因素而无明显出血风险,且胃肠道耐受好,可口服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中风。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