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猝死的诱因究竟有哪些?如何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
![]() |
近日,多位一线麻醉医师猝死的消息引起网友热议。据专家介绍,马上步入冬季,随着气温骤降,以及上班族也进入最后一个季度的工作冲刺阶段,“加班熬夜族”数量增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医院收治的猝死患者也有所增加。那么,导致猝死的诱因究竟有哪些?让我们盘点一下。
过量饮酒
据南京市中医院院急诊科副主任张伟介绍,每年出现酒后意外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天气骤冷,酒后引起血管扩张,很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市民应合理安排工作应酬,把酒言欢时注意关注身体。
由于酒醉者意识不清醒,行动不受控制,酒后淋雨、酒后重创引起脑出血都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周围人一定要做好防摔防撞工作,警惕意外发生,观察醉酒者是否出现高热,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
天气骤冷
南京市中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心血管科顾宁主任介绍,每年天气骤冷的时候,都是猝死的高发期,尤其对于有高血压既往史的病人没有监控好血压,一旦出现血压骤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就可能出现难以预期的后果。
不认真服药
有不少体检查出来有高血压的病人,拒绝服用高血压药物,导致血压控制不好,临床上,不乏有因为血压控制不好,在剧烈运动,饱餐、喝酒、用力排便等都可能是诱发血压升高,出现中风或猝死的事件发生。
长期疲劳
接近年底,熬夜、加班劳累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使心脑血管疾病悄悄出现在不少青壮年身上。
如果您也是“加班熬夜族”的一员,一定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发病前兆:如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质量差、头痛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脱发明显等。当机体出现这些情况,应调整工作节奏、适当休息,让机体功能得以恢复。如不能缓解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了解身体状况减少猝死风险
积极干预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如定期体检心脏。青、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控制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不可过快过长,定期体检及早检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减少猝死风险。
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在季节交换时,建议与医生进行沟通,是否需要调整疾病的治疗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危险评估,包括进行常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评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做出治疗决策。避免疾病危害身体,保持个好心情对身心健康也有益处。医药网新闻
过量饮酒
据南京市中医院院急诊科副主任张伟介绍,每年出现酒后意外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天气骤冷,酒后引起血管扩张,很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市民应合理安排工作应酬,把酒言欢时注意关注身体。
由于酒醉者意识不清醒,行动不受控制,酒后淋雨、酒后重创引起脑出血都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周围人一定要做好防摔防撞工作,警惕意外发生,观察醉酒者是否出现高热,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
天气骤冷
南京市中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心血管科顾宁主任介绍,每年天气骤冷的时候,都是猝死的高发期,尤其对于有高血压既往史的病人没有监控好血压,一旦出现血压骤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就可能出现难以预期的后果。
不认真服药
有不少体检查出来有高血压的病人,拒绝服用高血压药物,导致血压控制不好,临床上,不乏有因为血压控制不好,在剧烈运动,饱餐、喝酒、用力排便等都可能是诱发血压升高,出现中风或猝死的事件发生。
长期疲劳
接近年底,熬夜、加班劳累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使心脑血管疾病悄悄出现在不少青壮年身上。
如果您也是“加班熬夜族”的一员,一定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发病前兆:如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质量差、头痛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脱发明显等。当机体出现这些情况,应调整工作节奏、适当休息,让机体功能得以恢复。如不能缓解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了解身体状况减少猝死风险
积极干预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如定期体检心脏。青、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控制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不可过快过长,定期体检及早检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减少猝死风险。
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在季节交换时,建议与医生进行沟通,是否需要调整疾病的治疗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危险评估,包括进行常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评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做出治疗决策。避免疾病危害身体,保持个好心情对身心健康也有益处。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季常见谣言勿轻信 (2025-08-07)
-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详解安全用药与腹泻防治要点 (2025-08-05)
-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2025-08-04)
-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养心”和“养脾胃”展开 (2025-07-25)
-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2025-07-24)
-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居然会影响身高 (2025-07-22)
-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合胞病毒盯上婴幼儿 (2025-07-17)
-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理和治疗?专家详解 (2025-07-16)
-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防暑降温 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2025-07-15)
-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