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 应如何预防? |
![]() |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人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使人看不清东西,发生白内障。
白内障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以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包括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外伤导致的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导致的放射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以及老年性白内障等。
其中以因老化造成的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老年性白内障多发于55岁以上,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60岁以上的老人,80%会得白内障。60岁以下的白内障患者约在10%左右。但是,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来眼科就诊的40多岁的患者也不乏其人,甚至还有更年轻的。
如何预防白内障
一、注意精神调摄:遇事泰然处之,心胸应宽广,保持情绪舒畅,要制怒。培养对养花、养鸟、养金鱼的兴趣来陶冶情操,多与年轻人交谈,能分散对不愉快事情的注意力,激起旺盛的生活热情,能起到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加强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久坐工作者应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举目远眺,或做眼保健操。要有充足的睡眠,及时恢复疲劳。
三、积极防治慢性病,包括眼部的疾患及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最易并发白内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四、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五、吸烟易患白内障已被实践所证实,应及早戒烟。医药网新闻
白内障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以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包括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外伤导致的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导致的放射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以及老年性白内障等。
其中以因老化造成的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老年性白内障多发于55岁以上,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60岁以上的老人,80%会得白内障。60岁以下的白内障患者约在10%左右。但是,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来眼科就诊的40多岁的患者也不乏其人,甚至还有更年轻的。
如何预防白内障
一、注意精神调摄:遇事泰然处之,心胸应宽广,保持情绪舒畅,要制怒。培养对养花、养鸟、养金鱼的兴趣来陶冶情操,多与年轻人交谈,能分散对不愉快事情的注意力,激起旺盛的生活热情,能起到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加强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久坐工作者应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举目远眺,或做眼保健操。要有充足的睡眠,及时恢复疲劳。
三、积极防治慢性病,包括眼部的疾患及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最易并发白内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四、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五、吸烟易患白内障已被实践所证实,应及早戒烟。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季常见谣言勿轻信 (2025-08-07)
-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详解安全用药与腹泻防治要点 (2025-08-05)
-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2025-08-04)
-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养心”和“养脾胃”展开 (2025-07-25)
-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2025-07-24)
-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居然会影响身高 (2025-07-22)
-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合胞病毒盯上婴幼儿 (2025-07-17)
-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理和治疗?专家详解 (2025-07-16)
-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防暑降温 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2025-07-15)
-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