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不是没有“风险” |
或许是因为直觉,一个观点被长期坚守着——跑步,尤其是长期、长距离地跑步,不利于人的关节。尤其,会伤到膝盖!
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流行起一个说法,还列出了“具体数值”——跑步时,人的单膝要承受相当于跑步者体重8倍的一个力——对一名60公斤的跑步者,每一步就意味着他的单膝要承受480公斤的力!撇开这个数据的权威性不谈,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如何看待长跑给人带来运动损伤的。江苏省体育科研所的助理研究员王磊表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适当热身,量力而跑就不会损伤膝盖;而且,坚持跑步对增强骨密度还很有好处。
一,长跑会否造成膝盖损伤
跑步与关节炎不仅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且根据国际最新研究指出——跑步,尤其是定期的、大体量运动,通常还会帮助人们在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期时,远离与关节相关的疾病。
跑步不会“带来”关节炎
在斯坦福大学一项知名的长期研究中,研究团队跟踪了大约1000名跑步者和非跑步者:前者均为一家跑步俱乐部的会员;后者是健康的成年人,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个密集的运动计划。在研究开始时,没有一个研究对象有关节炎疾病。不过,在长达21年的跟踪研究后,他们中不少人出现了关节炎相关疾病。在斯坦福团队比对和分析具体数据后,他们发现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膝盖健康水平不相上下,跑了多少步与关节疾病并没有关联。
“研究对象中,有人每年平均跑200英里,有人平均每年跑2000英里,但是他们的关节情况是一样的。”斯坦福医药名誉教授、该项目团队带头人詹姆斯·弗莱斯说道。与此同时,这项研究还进一步总结道,跑步者经历了较少的运动缺陷,他们的死亡率将比非跑步者降低39%。这一系列成果发表在2008年的《国际医药档案》(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上。
跑步还会“减少”关节炎
同年,澳大利亚研究员在《关节炎与风湿病》季刊(Arthritisand Rheumatism)上撰文写道,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惯于久坐的同类人群相比,大体量运动者拥有更健壮、健康的膝盖软骨,而关节炎正是由于软骨的缺失和衰退所致,换句话说,运动者身患关节炎的比例会由此降低。
“事实上,一个正常运作的关节可以承受大量的‘磨损’,并且在‘磨损’中变得更强。”弗莱斯指出,由于软骨是一种在骨关节处包裹在骨头外的软性连接组织,它没有动脉来为它输送血液,而是完全依赖于运动释放能量,得到它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当你承受重量时,(关节)就会被‘压扁’,并且‘挤出’流体,当你脱离重物,那么关节就会‘吸进’流体。”弗莱斯由此解释了为什么日常跑步,或者其他运动对于保持健康软骨的有益作用。
跑步不是没有“风险”
当然,这并不是说跑步不会带来任何风险。有时,它会导致软组织受伤或者受压性骨裂,也被称作极细骨裂,这是由于骨头上长期积累的细微裂缝所致。实际上,一些长期承受重物的骨头,比如位于小腿内侧的胫骨,它们上面出现微小裂缝并不罕见。不过,通常这种裂缝可以非常迅速地自我愈合,人往往不知不觉。也有一些重压性骨裂是因为骨头突然遭遇重击,它没有足够的时间马上愈合。举例来说,在整个暑假停止训练的高中生运动员,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突然开始每天去参加训练,那么他们得骨裂的可能,要高于在假期里保持日常锻炼的同学。
现在的好消息是,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重压性骨折。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与骨头相连的肌肉。“所以,简单的小腿肌肉训练,比如每天用你的脚尖站立一段时间,就足以增加胫骨的强度。”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团队带头人克里斯特·波普指出。
二,如何应对长跑造成的运动损伤
加强关键部位的肌肉力量,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时肌腱、骨骼和关节损伤的几率。从这个思路出发,跑友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锻炼,即可有效防范长跑带来的运动损伤。
臀中肌
如果长跑过后感到大腿外侧不舒服,很可能是你的髂胫束出了问题,而我们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训练臀中肌,使它能与阔筋膜张肌共同承担日常繁重的工作。
训练臀中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腿的外展,具体方法有侧卧外展和站立外展两种方法。
侧卧外展可以使用自身下肢体重作为阻力,也可以用弹力带作为阻力,如下图。
用自身下肢体重当阻力,侧卧在垫子上,下面一条腿膝盖略弯,以稳定身体,然后将上面一条腿伸直,向身体后上方抬起,然后慢慢落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个躯干,尤其是胯部不能晃动。
除了侧卧姿势的这种训练,我们还有站立姿势下使用弹力带的外展训练,腿伸直向身体后侧方抬起,然后慢慢落回。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整个躯干,尤其是胯部不能晃动。
这些训练我们建议12-15个为一组,每次完成3组,每周进行3-4次。训练结束后屁股两侧臀中肌的位置有微酸,但是不出现明显疼痛。
臀大肌
臀大肌是“后伸肌”,它的共同作用是使大腿向后伸展。在跑步的过程中,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要配合起来完成两个重要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共同完成大腿的蹬伸动作;第二个任务是,单脚落地时共同完成退让缓冲,良好的缓冲可以保护脚踝和膝盖这两个重要关节。
当臀大肌没有力量,或者没有激活的时候,所有的任务就都压在股四头肌身上,这就直接影响到膑腱和髌骨周围的软组织。
训练臀大肌最好的方法就是深蹲了,俗话说:“无深蹲,不翘臀。”
深蹲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保证双腿尽量指向正前方,避免外八字脚和膝盖内扣;二是下蹲时腰部要向前挺直,不能弯腰下蹲;三是下蹲时要做出“屁股向后坐”的动作,膝盖不能向前顶得太多,膝盖顶端向下引出的垂线不能超过脚尖。
除了深蹲,还可以选择固定的蹬伸器械。另外,还有一些更简单,更易于实现的臀大肌训练,比如仰卧抬髋:仰卧在垫子上,屈髋屈膝,然后脚跟用力,把胯部抬升起来,使得整个躯干和大腿成一条直线,然后缓缓放下。这个训练的重点是发力点在脚跟而不是脚掌。
同样,这些训练我们建议12-15个为一组,每次完成3组,每周进行3-4次。调整合适的负荷,使得训练结束后屁股两侧臀中肌的位置有微酸,但是不出现明显疼痛。
小腿比目鱼肌
不管是行走还是跑步,每一步最终的蹬出,都要由小腿三头肌来完成,小腿三头肌的过度疲劳,直接会导致与之相连的跟腱产生疼痛。
如何解决疼痛呢?除了在运动后进行直腿和弯腿的牵拉,我们还要进行小腿三头肌的训练。小腿三头肌可以分成两层: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而比目鱼肌更虚弱,也是产生疲劳的重灾区,所以我们的训练也优先安排针对比目鱼肌。
坐位提踵,是针对比目鱼肌的训练,坐在椅子或瑞士球上,大腿与地面平行,将重物放在膝盖上方的肌肉上,快起慢落地完成提踵(也就是踮脚)的动作。
这种训练尤其要调整合适的负荷,踮脚的过程中,跟腱部位不能出现疼痛,训练结束后小腿肚子靠下方的位置有微酸,但是不出现明显疼痛。同样,这些训练我们建议12-15个为一组,每次完成3组,每周进行3-4次。
另外,针对疼痛、损伤的跟腱,我们推荐做一些“离心训练”,具体方法就是踮起双脚,然后下落,这个踮脚的过程我们称为“向心训练”,下落的过程就是“离心训练”。
我们可以找一处有扶手的台阶,像下图那样,踮脚的时候用手扶住扶手,用力下压以减轻跟腱的压力,然后下落的过程松开手,只是轻轻扶住扶手维持平衡,这时跟腱就会受到稍大一些的压力。如此一来,体重的压力更多地加在“离心训练”的过程中,这对肌腱的康复是有促进作用的。医药网新闻
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流行起一个说法,还列出了“具体数值”——跑步时,人的单膝要承受相当于跑步者体重8倍的一个力——对一名60公斤的跑步者,每一步就意味着他的单膝要承受480公斤的力!撇开这个数据的权威性不谈,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如何看待长跑给人带来运动损伤的。江苏省体育科研所的助理研究员王磊表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适当热身,量力而跑就不会损伤膝盖;而且,坚持跑步对增强骨密度还很有好处。
一,长跑会否造成膝盖损伤
跑步与关节炎不仅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且根据国际最新研究指出——跑步,尤其是定期的、大体量运动,通常还会帮助人们在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期时,远离与关节相关的疾病。
跑步不会“带来”关节炎
在斯坦福大学一项知名的长期研究中,研究团队跟踪了大约1000名跑步者和非跑步者:前者均为一家跑步俱乐部的会员;后者是健康的成年人,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个密集的运动计划。在研究开始时,没有一个研究对象有关节炎疾病。不过,在长达21年的跟踪研究后,他们中不少人出现了关节炎相关疾病。在斯坦福团队比对和分析具体数据后,他们发现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膝盖健康水平不相上下,跑了多少步与关节疾病并没有关联。
“研究对象中,有人每年平均跑200英里,有人平均每年跑2000英里,但是他们的关节情况是一样的。”斯坦福医药名誉教授、该项目团队带头人詹姆斯·弗莱斯说道。与此同时,这项研究还进一步总结道,跑步者经历了较少的运动缺陷,他们的死亡率将比非跑步者降低39%。这一系列成果发表在2008年的《国际医药档案》(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上。
跑步还会“减少”关节炎
同年,澳大利亚研究员在《关节炎与风湿病》季刊(Arthritisand Rheumatism)上撰文写道,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惯于久坐的同类人群相比,大体量运动者拥有更健壮、健康的膝盖软骨,而关节炎正是由于软骨的缺失和衰退所致,换句话说,运动者身患关节炎的比例会由此降低。
“事实上,一个正常运作的关节可以承受大量的‘磨损’,并且在‘磨损’中变得更强。”弗莱斯指出,由于软骨是一种在骨关节处包裹在骨头外的软性连接组织,它没有动脉来为它输送血液,而是完全依赖于运动释放能量,得到它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当你承受重量时,(关节)就会被‘压扁’,并且‘挤出’流体,当你脱离重物,那么关节就会‘吸进’流体。”弗莱斯由此解释了为什么日常跑步,或者其他运动对于保持健康软骨的有益作用。
跑步不是没有“风险”
当然,这并不是说跑步不会带来任何风险。有时,它会导致软组织受伤或者受压性骨裂,也被称作极细骨裂,这是由于骨头上长期积累的细微裂缝所致。实际上,一些长期承受重物的骨头,比如位于小腿内侧的胫骨,它们上面出现微小裂缝并不罕见。不过,通常这种裂缝可以非常迅速地自我愈合,人往往不知不觉。也有一些重压性骨裂是因为骨头突然遭遇重击,它没有足够的时间马上愈合。举例来说,在整个暑假停止训练的高中生运动员,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突然开始每天去参加训练,那么他们得骨裂的可能,要高于在假期里保持日常锻炼的同学。
现在的好消息是,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重压性骨折。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与骨头相连的肌肉。“所以,简单的小腿肌肉训练,比如每天用你的脚尖站立一段时间,就足以增加胫骨的强度。”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团队带头人克里斯特·波普指出。
二,如何应对长跑造成的运动损伤
加强关键部位的肌肉力量,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时肌腱、骨骼和关节损伤的几率。从这个思路出发,跑友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锻炼,即可有效防范长跑带来的运动损伤。
臀中肌
如果长跑过后感到大腿外侧不舒服,很可能是你的髂胫束出了问题,而我们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训练臀中肌,使它能与阔筋膜张肌共同承担日常繁重的工作。
训练臀中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腿的外展,具体方法有侧卧外展和站立外展两种方法。
侧卧外展可以使用自身下肢体重作为阻力,也可以用弹力带作为阻力,如下图。
用自身下肢体重当阻力,侧卧在垫子上,下面一条腿膝盖略弯,以稳定身体,然后将上面一条腿伸直,向身体后上方抬起,然后慢慢落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个躯干,尤其是胯部不能晃动。
除了侧卧姿势的这种训练,我们还有站立姿势下使用弹力带的外展训练,腿伸直向身体后侧方抬起,然后慢慢落回。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整个躯干,尤其是胯部不能晃动。
这些训练我们建议12-15个为一组,每次完成3组,每周进行3-4次。训练结束后屁股两侧臀中肌的位置有微酸,但是不出现明显疼痛。
臀大肌
臀大肌是“后伸肌”,它的共同作用是使大腿向后伸展。在跑步的过程中,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要配合起来完成两个重要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共同完成大腿的蹬伸动作;第二个任务是,单脚落地时共同完成退让缓冲,良好的缓冲可以保护脚踝和膝盖这两个重要关节。
当臀大肌没有力量,或者没有激活的时候,所有的任务就都压在股四头肌身上,这就直接影响到膑腱和髌骨周围的软组织。
训练臀大肌最好的方法就是深蹲了,俗话说:“无深蹲,不翘臀。”
深蹲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保证双腿尽量指向正前方,避免外八字脚和膝盖内扣;二是下蹲时腰部要向前挺直,不能弯腰下蹲;三是下蹲时要做出“屁股向后坐”的动作,膝盖不能向前顶得太多,膝盖顶端向下引出的垂线不能超过脚尖。
除了深蹲,还可以选择固定的蹬伸器械。另外,还有一些更简单,更易于实现的臀大肌训练,比如仰卧抬髋:仰卧在垫子上,屈髋屈膝,然后脚跟用力,把胯部抬升起来,使得整个躯干和大腿成一条直线,然后缓缓放下。这个训练的重点是发力点在脚跟而不是脚掌。
同样,这些训练我们建议12-15个为一组,每次完成3组,每周进行3-4次。调整合适的负荷,使得训练结束后屁股两侧臀中肌的位置有微酸,但是不出现明显疼痛。
小腿比目鱼肌
不管是行走还是跑步,每一步最终的蹬出,都要由小腿三头肌来完成,小腿三头肌的过度疲劳,直接会导致与之相连的跟腱产生疼痛。
如何解决疼痛呢?除了在运动后进行直腿和弯腿的牵拉,我们还要进行小腿三头肌的训练。小腿三头肌可以分成两层: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而比目鱼肌更虚弱,也是产生疲劳的重灾区,所以我们的训练也优先安排针对比目鱼肌。
坐位提踵,是针对比目鱼肌的训练,坐在椅子或瑞士球上,大腿与地面平行,将重物放在膝盖上方的肌肉上,快起慢落地完成提踵(也就是踮脚)的动作。
这种训练尤其要调整合适的负荷,踮脚的过程中,跟腱部位不能出现疼痛,训练结束后小腿肚子靠下方的位置有微酸,但是不出现明显疼痛。同样,这些训练我们建议12-15个为一组,每次完成3组,每周进行3-4次。
另外,针对疼痛、损伤的跟腱,我们推荐做一些“离心训练”,具体方法就是踮起双脚,然后下落,这个踮脚的过程我们称为“向心训练”,下落的过程就是“离心训练”。
我们可以找一处有扶手的台阶,像下图那样,踮脚的时候用手扶住扶手,用力下压以减轻跟腱的压力,然后下落的过程松开手,只是轻轻扶住扶手维持平衡,这时跟腱就会受到稍大一些的压力。如此一来,体重的压力更多地加在“离心训练”的过程中,这对肌腱的康复是有促进作用的。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 今年发病率略有下降 (2024-11-19)
- 中国疾控中心:科学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4-11-18)
- 联合国糖尿病日说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2024-11-15)
- 国家疾控局:儿童支原体肺炎这样防治效果好 (2024-11-13)
- 北方多地发病率上升,为何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 (2024-10-24)
-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科学增加豆、奶的摄入?专家详解 (2024-10-23)
- 世界骨松日:多机构为“管体重、强骨骼”支招 (2024-10-21)
- 秋冬季如何科学应对呼吸道传染病?中疾控专家解答 (2024-10-09)
- 专家破解高血压认识误区 教民众科学自测血压 (2024-10-09)
- 如何防治秋冬季易患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2024-09-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