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咳嗽及止咳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
近一周,入冬以来第一场最严重的雾霾重袭羊城,大寒的次日,羊城发布了今年第一个灰霾黄色预警。朋友圈转发的都是叫人“喉咙都受不了”和“灰蒙蒙看不清对面的你”!随之而来的是医院感冒咳嗽病人剧增。但近日在广州公布的首个中国家庭止咳误区报告解读会上,患者存在咳嗽及止咳的认知误区很多。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挪富在解读报告时表示,咳嗽初期切忌滥用镇咳药及抗生素,对于有痰咳嗽,要重视早用祛痰药,避免因治疗不当造成病情拖延。
误区1 咳嗽能抗就扛
有近半数受访者在刚开始咳嗽时会倾向进行治疗,39%的人表示久病成医后会选择自行调理,更有40.7%的人不会去看医生,选择“忍一忍,扛过去”,47.4%的受访者在久咳不愈时才会适当选择药物,更有20.2%的受访者一般不喝药,等其自愈。
纠错:张挪富表示,上周四一早上门诊就看了30多个病人,其中20多位是看咳嗽类呼吸道疾病,占了总病人的70%。“每次空气质量变差,咳嗽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就会大幅度上升”。近年来,大气污染,过敏源增多等因素都使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问题日渐严峻。临床上很多人认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药,最后导致久咳不愈,发展成慢性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其实,在有痰咳嗽早期便及时使用祛痰药溶解排痰,以减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误区2 混淆祛痰药和镇咳药
64.1%的受访者知道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时需要祛痰,但咳嗽时会优先服用祛痰药的仅占14.6%。仅有5.1%的受访者清楚知道镇咳药和祛痰药在治病机制上的区别。
纠错:有痰咳嗽的患者在盲目服用了快速止咳的镇咳药之后,可能会暂时获得咳嗽的缓解,殊不知这样会使细菌的最佳“肥料”——痰液持续停留在呼吸道内。如果服用强力镇咳药止咳,有可能会使痰液无法及时排出。而服用含黏液溶解药成分的祛痰药,则能使稠厚的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从而有效帮助疾病的痊愈。
误区3 滥用抗生素
有80.2%的受访者会在咳嗽时选择服用抗生素,“咳嗽就是有炎症,需要服用消炎药”,持这一认知的受访者的比例占到72.5%。事实上,有57.5%的样本误认为抗生素针对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纠错: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误区4 中药比西药好
45.7%的受访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相反地,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中药治疗温和,23.6%的样本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纠错:中药不能滥用。在中医的治疗理念中,特别讲究因人而异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将咳嗽分为寒咳和热咳,用药也有温、凉、寒之分。如果本身对中药或病因病机不了解,用药出现偏差,治疗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误区5 止咳化痰治疗偏爱用偏方
中国家庭咳嗽时爱用偏方。近八成的受访者寻找并服用过偏方。
纠错:盐蒸橙子和冰糖雪梨等网络流行的止咳偏方,有些的确有一定的基础原理和微弱的保健作用,但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同时,所谓的“偏方”鱼龙混杂,有些“偏方”甚至会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如果一味地相信偏方,拖延了治疗,反而会得不偿失。
关于咳嗽
咳嗽从表现来看分为干咳和湿咳。
干咳指没有痰的咳嗽,它往往是由于突然闻到一股特别强烈的气味、或吸入了异物而引起的咳嗽,其作用是为了排出异物;另一种情况便是湿咳,即咳嗽带痰。连续性的咳嗽会对咽喉产生刺激,使得咽喉的分泌腺增加分泌,产生痰液。所以,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连续性咳嗽,都可能刺激到咽喉黏膜,从而分泌出痰液,最终落在湿咳上。而咳嗽正是起到了帮助清除呼吸道内各种“脏物”的作用,是一种人体的防御能力。医药网新闻
误区1 咳嗽能抗就扛
有近半数受访者在刚开始咳嗽时会倾向进行治疗,39%的人表示久病成医后会选择自行调理,更有40.7%的人不会去看医生,选择“忍一忍,扛过去”,47.4%的受访者在久咳不愈时才会适当选择药物,更有20.2%的受访者一般不喝药,等其自愈。
纠错:张挪富表示,上周四一早上门诊就看了30多个病人,其中20多位是看咳嗽类呼吸道疾病,占了总病人的70%。“每次空气质量变差,咳嗽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就会大幅度上升”。近年来,大气污染,过敏源增多等因素都使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问题日渐严峻。临床上很多人认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药,最后导致久咳不愈,发展成慢性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其实,在有痰咳嗽早期便及时使用祛痰药溶解排痰,以减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误区2 混淆祛痰药和镇咳药
64.1%的受访者知道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时需要祛痰,但咳嗽时会优先服用祛痰药的仅占14.6%。仅有5.1%的受访者清楚知道镇咳药和祛痰药在治病机制上的区别。
纠错:有痰咳嗽的患者在盲目服用了快速止咳的镇咳药之后,可能会暂时获得咳嗽的缓解,殊不知这样会使细菌的最佳“肥料”——痰液持续停留在呼吸道内。如果服用强力镇咳药止咳,有可能会使痰液无法及时排出。而服用含黏液溶解药成分的祛痰药,则能使稠厚的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从而有效帮助疾病的痊愈。
误区3 滥用抗生素
有80.2%的受访者会在咳嗽时选择服用抗生素,“咳嗽就是有炎症,需要服用消炎药”,持这一认知的受访者的比例占到72.5%。事实上,有57.5%的样本误认为抗生素针对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纠错: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误区4 中药比西药好
45.7%的受访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相反地,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中药治疗温和,23.6%的样本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纠错:中药不能滥用。在中医的治疗理念中,特别讲究因人而异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将咳嗽分为寒咳和热咳,用药也有温、凉、寒之分。如果本身对中药或病因病机不了解,用药出现偏差,治疗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误区5 止咳化痰治疗偏爱用偏方
中国家庭咳嗽时爱用偏方。近八成的受访者寻找并服用过偏方。
纠错:盐蒸橙子和冰糖雪梨等网络流行的止咳偏方,有些的确有一定的基础原理和微弱的保健作用,但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同时,所谓的“偏方”鱼龙混杂,有些“偏方”甚至会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如果一味地相信偏方,拖延了治疗,反而会得不偿失。
关于咳嗽
咳嗽从表现来看分为干咳和湿咳。
干咳指没有痰的咳嗽,它往往是由于突然闻到一股特别强烈的气味、或吸入了异物而引起的咳嗽,其作用是为了排出异物;另一种情况便是湿咳,即咳嗽带痰。连续性的咳嗽会对咽喉产生刺激,使得咽喉的分泌腺增加分泌,产生痰液。所以,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连续性咳嗽,都可能刺激到咽喉黏膜,从而分泌出痰液,最终落在湿咳上。而咳嗽正是起到了帮助清除呼吸道内各种“脏物”的作用,是一种人体的防御能力。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 今年发病率略有下降 (2024-11-19)
- 中国疾控中心:科学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4-11-18)
- 联合国糖尿病日说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2024-11-15)
- 国家疾控局:儿童支原体肺炎这样防治效果好 (2024-11-13)
- 北方多地发病率上升,为何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 (2024-10-24)
-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科学增加豆、奶的摄入?专家详解 (2024-10-23)
- 世界骨松日:多机构为“管体重、强骨骼”支招 (2024-10-21)
- 秋冬季如何科学应对呼吸道传染病?中疾控专家解答 (2024-10-09)
- 专家破解高血压认识误区 教民众科学自测血压 (2024-10-09)
- 如何防治秋冬季易患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2024-09-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