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从医的“网络专家”在网上“钓”患者 |
![]() |
据100医药网小编了解:现在,不少人就医之前先上网搜一搜病征与相关医疗信息,再决定去哪家医院看病。一些医院瞅准了患者“网上求医”的习惯,与互联网公司“互惠互利”,或明修栈道,或暗通款曲,催生网络外推、竞价排名、在线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让不少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成为一些人牟取暴利的猎物。
最近,记者通过应聘,到北京几家私立医院的“网络部”卧底,揭开这个黑色利益链的冰山一角。
“专家医生”没学过医
李华阳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学市场营销的他,刚应聘到北京一家私立医院工作没两天,就成了“眼科专家李医生”。
不过,“李医生”的工作不是治病,而是写“软文”,是“让人知道这个病到底有多严重,必须得赶紧治,而且一定得到我们医院来治。”
事实上,通过某搜索引擎搜“青光眼”这个关键词时,排在前两页里的信息,有关病症、病因和并发症的介绍。这些虽然都号称是出自某医院眼科专家或主任医师的手笔,但不少却是由几个类似李华阳这样20岁出头、从没学过医的年轻人瞎编出来的。
开始,李华阳署名“眼科专家李医生”,颇有些心虚。可入职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部门里最年轻的“医生”。这家医院网络部的很多岗位都不限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整个部门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有的“前辈”甚至还不到20岁,工作和他一样。这些年轻人有不少都来自福建莆田,大家平常聊天,爱用家乡话。
这些年轻人受雇于一些私立医院的网络部。网络部,这个在公立医院中鲜有所闻的部门,在许多私立医院里却是相当重要的机构,任务就是通过互联网“钓”来患者。
医院的网络外推,“钓”患者的招数大致相似。以青光眼为例,首先介绍症状,其次是危害,接下来是治疗方法。如果是西医医院,就介绍激光或手术治疗的妙处,比如微创、无痛、恢复快,仪器是外国进口的、特别高级;如果是中医医院,就介绍中医治疗标本兼治、直击病灶,并且大谈激光和手术等西医治疗的危害,比如容易失败或者引起并发症等。
夸大病情“钓”患者到诊
从没学过医的李华阳,其相关医学知识是入职后看材料速成的。所谓“材料”,就是百度百科。“你主要看病征、病因和并发症。剩下的病理啊、解剖图什么的,都不用记,没用。别把几种病弄混了就行,反正文章也不用写得太具体。”主管这么要求李华阳。
郭伟达就在一家私立医院网络部当咨询。中专毕业后,他先后当过保安和餐馆服务员。去年底他20岁,便到一家专治男科病的私立医院来做“咨询”。看了一星期教材、背熟了解剖图,郭伟达开始以“主治医师郭医生”的身份上岗。
在这家医院网页上,挂着医生照片的“专家咨询”对话弹窗里,和病人聊天的“专家”,就是郭伟达;拨打医院的免费咨询电话,通话的“医生”,也是郭伟达。工作了半年的“郭医生”,业务已经相当熟练。“同样的病,20岁的人,跟他说影响学习;30岁的人,跟他说影响性生活;40岁的人,跟他说影响工作……”
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病人来医院看病,所以无论向郭伟达咨询的患者得的是什么病,他都会跟对方说:“您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最好赶紧来看看。”
每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到诊一个病人,郭伟达都能得到百十来元的提成。医院的疗法、药等,是他推销的主要内容。“实际上能不能治好,多久能治好,我也不知道,就看(主治)医生的本事了。我们啥也不管,只管让他来就行了。”郭伟达吐吐舌头。
更多关注尽在100医药网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