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儿童滥用抗生素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
![]() |
近日,一则央视关于儿童滥用抗生素的新闻引众多网友关注。报道称,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布了一份有关“江浙沪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检出抗生素残留的样本近六成,部分儿童体内发现6种抗生素残留,令人震惊。
儿童体内抗生素残留“爆表”
据悉,该调查历时一年,研究人员对江浙沪1000多名8到11岁的在校学生的尿液进行抽样检测。化验结果显示,在1000多个样本儿童中,58%的儿童尿液中检测出抗生素残留,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儿童占25%,最高的样本甚至检测出6种抗生素,实在让人震惊。
虽然该调查针对的是江浙沪地区,但令公众担忧的是,抗生素的滥用在国内早已众所周知,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尚且如此,那其它地区的儿童体内抗生素含量亦不容乐观。此次调查发现,儿童体内抗生素不只是由药品摄入,一些临床上早已不推荐的抗生素成分及仅限畜禽使用的抗生素也均有检出。其中,环境与食品成为抗生素污染的重要来源。
调查指出,现代化养殖为了防止畜禽大规模爆发疫情疾病,往往会提前大量使用抗生素为畜禽做疾病预防。孩子长期食用了含有抗生素的畜禽肉蛋奶后,就有可能在身体里累积这些抗生素成分,为成长发育带来危害,留下永远的健康隐患。
错误使用抗生素威胁儿童生命
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人均使用量是欧美国家的5倍以上。另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滥用抗生素致死者达8万人,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致聋的达30万。
“是药三分毒”。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因此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更容易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如果服药不遵医嘱,擅自加大抗生素的药量,很可能损伤儿童神经、肾脏及血液系统。
抗生素可以杀灭病菌,但不良使用习惯也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儿童患病时,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反而使病菌更容易乘虚而入;另外,不科学用药,如:自行减量、缩短疗程或停药,不仅使抗生素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更强的耐药性。
益生菌平衡菌群保护胃肠健康
在众多严重危害中,作为与抗生素直接发生作用的器官,儿童胃肠道一直是受抗生素影响的重灾区。一是针对儿童常见的腹泻,部分家长急于止泻选用见效快的诺佛沙星、喹诺酮等抗生素;二是长期食用了含有抗生素的禽肉蛋奶。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抗生素在胃肠积累,破坏肠胃菌群平衡,影响胃肠功能及身体免疫机能正常运作。
专家指出,很多儿童常见的腹泻、腹痛尚不至于使用抗生素,只要维持肠道菌群自然平衡,这些菌群将会发挥重要的免疫和代谢功能,很多胃肠疾病便能不治而愈,更能加速体内残留抗生素的排出。随着最近几年养生“新宠”益生菌相关研究的不断突破,益生菌对胃肠菌群平衡的裨益被更多人群所熟知。
以康萃乐富含的Lactobacillus GG益生菌为例,它是世界上研究最充分的益生菌菌株之一,亦是经卫生部认证的国内仅有的六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种之一;其进入人体后能够安全、自然地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增强有益微生物活性,促进肠道菌种平衡,加速抗生素残余的排除,实现维护肠道健康、预防和帮助治疗腹泻、增强免疫力的健康功效。
当然,在必要时刻,抗生素仍旧是人们摆脱病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国内应该借鉴欧美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案例,严格遵医嘱,并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如此,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才会降到最低。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季常见谣言勿轻信 (2025-08-07)
-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详解安全用药与腹泻防治要点 (2025-08-05)
-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2025-08-04)
-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养心”和“养脾胃”展开 (2025-07-25)
-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2025-07-24)
-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居然会影响身高 (2025-07-22)
-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合胞病毒盯上婴幼儿 (2025-07-17)
-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理和治疗?专家详解 (2025-07-16)
-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防暑降温 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2025-07-15)
-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