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龙药业身陷多重困境 徘徊在亏损边缘 |
医药网4月6日讯 业绩持续下降的背后是太龙药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
太龙药业(600222.SH)近日发布的2016年年报依然令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未来充满担忧,公司业绩已连续第三年下降,徘徊在亏损边缘。
根据公司年报,太龙药业2016年实现营收9.53亿元,比上年下降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27.7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同比下降122.64%。
通过纵向对比发现,2016年太龙药业业绩创造了新的“纪录”:营收已是六年来最低值,净利润更是创下公司1999年上市以来最低值。
年报还表示,太龙药业报告期内盈利且母公司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为正,但未进行利润分配,原因是公司本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金额未达到《公司章程》利润分配条款的相关规定,并且公司目前处于转型期,盈利能力偏弱并且综合考虑了2017年的经营计划。
显然,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业绩持续下降的背后则是太龙药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包括产品调整、股权变更、停产亏损、项目终止等一系列无法避免的问题。
太龙药业的这一轮转型,要追溯到2014年。这一年公司开始对产品结构和价格进行调整,却也由此打开了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潘多拉魔盒”。
2015年太龙药业通过收购桐君堂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桐君堂)和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领先)100%股权,扩大了经营范围,形成了药品制剂、中药饮片、药品研发技术服务和医药商业等四大业务。但是产品结构和价格调整带来的阵痛却尤为明显,中药口服液产品和固体化学制剂产品收入和毛利率皆大幅下降;再加上费用支出大幅增加,使得当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18.88%、82.65%。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适应期后,以及公司对高毛利产品的重点推广,调整效果初现。2016年公司业绩有所好转,下降幅度较上年减少。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在其他三大主营业务2016年实现增长后,医药流通业务却成为软肋,收入大幅下降43.09%,此前已是连续两年下降。
根据公司年报,太龙药业的医药商品流通业务主要由河南太新龙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太新龙)、河北太龙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太龙医药)和桐君堂开展。但这三家子公司也是各有各的难处。
太新龙是太龙药业控股子公司,报告期内由于太新龙原股东华润新龙对外转让其49%的股权,太龙药业放弃了优先购买权,变更后造成公司代理品种及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从原来单一的商业批发向医疗终端拓展;同时由于该公司新的物流仓库认证、经营地址及相关证照变更,导致经营业务暂时停顿,2016年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78.11%,净利润依旧亏损。在另外两家公司中,由太龙药业持股51%的太龙医药,报告期内收入同比下降33.91%,依旧没有实现盈利;桐君堂是公司营收的主力,2016年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3.02%。
在效益方面,公司通过压缩低毛利产品的产销量、加大高毛利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的方式,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出现增长。尽管如此,公司2016年业绩依旧止不住下降趋势,除了上述承担流通业务的公司“不给力”之外,显然还有其他因素。
公司年报表示,由于河洛太龙停产期间折旧等费用、两个研发项目终止资本化相关支出转入当期损益,对报告期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中提到的河洛太龙,即太龙药业全资子公司河南河洛太龙制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大容量注射剂产品。2015年由于该产品招标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河洛太龙停止生产经营,当年净利润亏损1452.27万元。2016年仍然处于停产状态,导致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支付借款利息等相关费用后产生亏损3772.16万元。目前,河洛太龙非PVC软袋输液的GMP证书已经到期,而公司暂时也没有复产的计划。
此外,由于市场环境和国家药品注册分类改革政策的影响,太龙药业不得不终止清热解毒口服液(浓缩型)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料及冻干粉针两个研发项目的资本化,相关研发投入转入当期损益1860.17万元。这使得2016年公司管理费用继续保持增长,对利润造成了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太龙药业试图开展的“副业”也宣告失败。2015年3月太龙药业出资设立河南桦玉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预包装食品的销售、管理咨询服务、广告营销等业务。不过,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并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2016净利润亏损664.87万元。目前,太龙药业已经丢掉了这个“包袱”,转让给了控股股东众生集团。
尽管在2016年陷入众多困境,但自称处于转型期、盈利能力偏弱的太龙药业未来还是有一定的增长能力。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高,包括多个独家品种的主导产品双黄连口服液系列和双金连合剂等,市场占有率高,将是公司未来增长的主要保证。此外,通过收购新领先进军的药品研发服务领域有望继续发力,贡献更多的业绩。
太龙药业在年报中也表示,计划2017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0%。但能否真正实现,关键还要看未来公司业务经营能否取得新的突破。
医药网新闻
太龙药业(600222.SH)近日发布的2016年年报依然令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未来充满担忧,公司业绩已连续第三年下降,徘徊在亏损边缘。
根据公司年报,太龙药业2016年实现营收9.53亿元,比上年下降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27.7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同比下降122.64%。
通过纵向对比发现,2016年太龙药业业绩创造了新的“纪录”:营收已是六年来最低值,净利润更是创下公司1999年上市以来最低值。
年报还表示,太龙药业报告期内盈利且母公司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为正,但未进行利润分配,原因是公司本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金额未达到《公司章程》利润分配条款的相关规定,并且公司目前处于转型期,盈利能力偏弱并且综合考虑了2017年的经营计划。
显然,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业绩持续下降的背后则是太龙药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包括产品调整、股权变更、停产亏损、项目终止等一系列无法避免的问题。
太龙药业的这一轮转型,要追溯到2014年。这一年公司开始对产品结构和价格进行调整,却也由此打开了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潘多拉魔盒”。
2015年太龙药业通过收购桐君堂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桐君堂)和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领先)100%股权,扩大了经营范围,形成了药品制剂、中药饮片、药品研发技术服务和医药商业等四大业务。但是产品结构和价格调整带来的阵痛却尤为明显,中药口服液产品和固体化学制剂产品收入和毛利率皆大幅下降;再加上费用支出大幅增加,使得当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18.88%、82.65%。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适应期后,以及公司对高毛利产品的重点推广,调整效果初现。2016年公司业绩有所好转,下降幅度较上年减少。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在其他三大主营业务2016年实现增长后,医药流通业务却成为软肋,收入大幅下降43.09%,此前已是连续两年下降。
根据公司年报,太龙药业的医药商品流通业务主要由河南太新龙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太新龙)、河北太龙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太龙医药)和桐君堂开展。但这三家子公司也是各有各的难处。
太新龙是太龙药业控股子公司,报告期内由于太新龙原股东华润新龙对外转让其49%的股权,太龙药业放弃了优先购买权,变更后造成公司代理品种及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从原来单一的商业批发向医疗终端拓展;同时由于该公司新的物流仓库认证、经营地址及相关证照变更,导致经营业务暂时停顿,2016年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78.11%,净利润依旧亏损。在另外两家公司中,由太龙药业持股51%的太龙医药,报告期内收入同比下降33.91%,依旧没有实现盈利;桐君堂是公司营收的主力,2016年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3.02%。
在效益方面,公司通过压缩低毛利产品的产销量、加大高毛利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的方式,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出现增长。尽管如此,公司2016年业绩依旧止不住下降趋势,除了上述承担流通业务的公司“不给力”之外,显然还有其他因素。
公司年报表示,由于河洛太龙停产期间折旧等费用、两个研发项目终止资本化相关支出转入当期损益,对报告期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中提到的河洛太龙,即太龙药业全资子公司河南河洛太龙制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大容量注射剂产品。2015年由于该产品招标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河洛太龙停止生产经营,当年净利润亏损1452.27万元。2016年仍然处于停产状态,导致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支付借款利息等相关费用后产生亏损3772.16万元。目前,河洛太龙非PVC软袋输液的GMP证书已经到期,而公司暂时也没有复产的计划。
此外,由于市场环境和国家药品注册分类改革政策的影响,太龙药业不得不终止清热解毒口服液(浓缩型)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料及冻干粉针两个研发项目的资本化,相关研发投入转入当期损益1860.17万元。这使得2016年公司管理费用继续保持增长,对利润造成了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太龙药业试图开展的“副业”也宣告失败。2015年3月太龙药业出资设立河南桦玉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预包装食品的销售、管理咨询服务、广告营销等业务。不过,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并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2016净利润亏损664.87万元。目前,太龙药业已经丢掉了这个“包袱”,转让给了控股股东众生集团。
尽管在2016年陷入众多困境,但自称处于转型期、盈利能力偏弱的太龙药业未来还是有一定的增长能力。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高,包括多个独家品种的主导产品双黄连口服液系列和双金连合剂等,市场占有率高,将是公司未来增长的主要保证。此外,通过收购新领先进军的药品研发服务领域有望继续发力,贡献更多的业绩。
太龙药业在年报中也表示,计划2017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0%。但能否真正实现,关键还要看未来公司业务经营能否取得新的突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卫生巾行业尺度引热议,医用级产物搜刮量下跌 (2024-11-22)
- 2024年1 (2024-11-22)
- 山西减速推动西医药强省建设 匆匆进西医药传承立异倒退 (2024-11-21)
- 我国恒久照顾护士保险惠及260万人 为群众减负超800亿元 (2024-11-21)
- 设在医共体内的“医保做事处”能解决哪些成绩? (2024-11-20)
- 内蒙古对于落实医保药品外配处方规范治理任务的关照 (2024-11-20)
- 我国已有2171个县区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4-11-18)
- 国度药监局同意首个优化立异药临床实验审评审批试点名目 (2024-11-18)
- 国度卫健委:我国现行有1610项食物平安国度尺度 (2024-11-15)
- 健全医保基金预支轨制 赋能医疗机构安康倒退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