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言语工作记忆对语言预测的调节作用 |
![]() |
近年来,认知科学家阿尼尔 塞斯(Anil Seth)提出了 我预测故我在 的新观念。预测编码(Predictive Coding)模型认为,人类大脑持续地对即将到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将预测信息与实际的感官输入进行对比。这种预测机制深植于日常行为和认知过程中。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理解他人的语言、情绪和意图,都离不开预测。已有研究表明,在语言理解中,人们可以预测不同维度的语言信息,如语义和语音信息。那么,语言预测是否受一般认知能力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兴珊研究组采用视觉情境范式,考察了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不同层级语言预测的影响,即语义预测和语音预测。
通过阅读广度任务,研究测量了被试的言语工作记忆容量,按照工作记忆容量将被试分为高、低工作记忆组。实验中,被试听高限定性的句子并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例如 要放学了,我把铅笔盒和本子装进了书包(目标词)里准备回家。 同时,屏幕呈现图片刺激,图片刺激包括一个关键物和三个干扰物。关键物包含以下条件:目标物(如 书包 )、语义相关项(如 橡皮 )、语音相关项(如 梳子 ),以及作为基线条件的无关物(如 漏斗 )。
研究显示,听到目标词之前,两组被试都更多地注视语义相关项、语音相关项,表明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两组被试均表现出语义和语音预测。高工作记忆组的语义预测更早,提示言语工作记忆对语言预测的调节作用。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语言预测的调节作用。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预测加工机制的理解,为构建更完整的语言理解模型提供科学证据。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面上项目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心理所 揭榜挂帅 项目的支持。

- 相关报道
-
- Science:超越微管!肌动蛋白——早期胚胎染色体组织与纺锤体调控的“新星” (2025-05-25)
- Nature:细胞身份新利器——EPI (2025-05-25)
- Cell: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DNA片段首次控制健康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 (2025-05-24)
- 《自然》:反间计!哈佛团队发现,致命脑瘤竟会让免疫细胞“同室操戈”,杀死抗癌主力T细胞 (2025-05-24)
- Nature子刊:山东大学栾玉霞团队开发了一种CAR (2025-05-24)
- 《自然》:刷新认知!全球首个人体试验证实,闭环迷走神经刺激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手部功能,挑战了脊髓损伤在慢性期恢复有限的观点 (2025-05-24)
- 《免疫》:Aβ给小胶质细胞加“毒”油!科学家发现,Aβ会介导小胶质细胞中脂滴的积累,导致吞噬功能障碍,一种脂质催化酶是治疗关键 (2025-05-23)
- 生命的火种,干细胞“智造”!男性不育治疗的未来已来? (2025-05-23)
- 中国创新药创记录BD交易的背后 (2025-05-23)
- 线上研讨 (2025-05-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