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edicines:揭示宿主和细菌细胞外囊泡在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1-21 14:11
基于本文综述,研究者认为,EVs和BEVs或能参与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潜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并调节病变微环境。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慢性炎性雌激素依赖性的疾病,其是由女性机体子宫外环境中的子宫内膜样组织的存在进行定义的;据估计,大约由10%的育龄女性都会受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但其发病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清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质性和复杂病理生理学特性导致了该病在和治疗上的挑战。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iomedicines上题为 The Critical Role of Host and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Endometriosis 的综述文章中,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概述了宿主和细菌细胞外囊泡在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宿主细胞外囊泡(EV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新作用,尤其他们关注了细菌细胞外囊泡(BEVs,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纳米级的膜结合颗粒,其能运输诸如核酸、蛋白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因此在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 货物 组成,因此EVs在疾病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方面扮演着双重角色,宿主和细菌EVs(HEVs和BEVs)能通过调节机体腹膜微环境中的炎性反应、生成、组织重塑和细胞增殖,从而参与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过程中。理解EV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生理学和病变微环境调节中的复杂机制或许有望帮助开发新型诊断工具和治疗性靶点。
细胞外囊泡能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靶点或诊断工具
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重点关注揭示HEVs和BEV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特异性 货物 、细胞间相互作用、抗炎性和抗微生物方面的特殊机制,旨在发现有望改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转化性发现。目前有多种理论描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比如月经逆行、遗传学、失调、激素失衡和体腔化生(coelomic metaplasia)等,然而科学家们并不是非常清楚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对细胞外囊泡的研究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或许有望改善科学家们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理解,同时还能为开发新型诊断和治疗性策略提供新的路径。
基于本文综述,研究者认为,EVs和BEVs或能参与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潜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并调节病变微环境。EVs能影响局部和全身性的环境,而BEVs则会通过保护性的机制促进炎症发生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部位的生长,EVs和BEVs能从多种生物性样本中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就能为疾病阶段提供快照和分析,这对于开发早期诊断工具非常重要,其所拥有的抗微生物特性和抗炎性效应或能被潜在协同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
BEVs和EVs所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进展背后的确切机制或许还有待于科学家们后期进一步研究,此外,纵向研究这些囊泡在周期性发作过程中的动态释放特性或能帮助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且有助于促进靶向性治疗的可扩展生产,并能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尤其是那些与炎症相关疼痛的患者。(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Michaela Wagner, Chloe Hicks, Emad El-Omar, et al. , Biomedicines. 2024 Nov 12;12(11):2585. doi:10.3390/biomedicines1211258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多佐剂新抗原疫苗,在癌症患者中激发强效免疫 (2025-07-12)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1)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2025-07-11)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