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Nature Medicine:靶向休眠肿瘤细胞,预防乳腺癌复发

Nature Medicine:靶向休眠肿瘤细胞,预防乳腺癌复发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9-11 09:47

这项随机 2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使用细胞自噬抑制剂羟氯喹,或 mTOR 抑制剂依维莫司,或二者联合使用,可靶向休眠的残留肿瘤细胞(RTC),从而清除播散性肿瘤细胞(DTC),预防乳腺癌复发。

复发可能源于潜伏在骨髓及其他部位的播散性(DTC)。临床上,DTC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独立相关。在小鼠模型中的临床前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和mTOR信号转导是肿瘤休眠和逃逸的关键机制。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dormant tumor cells to prevent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的研究论文。

这项随机 2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使用细胞自噬抑制剂羟氯喹,或 mTOR 抑制剂依维莫司,或二者联合使用,可靶向休眠的残留肿瘤细胞(RTC),从而清除播散性肿瘤细胞(DTC),预防乳腺癌复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测试了用氯喹或羟氯喹(HCQ)短暂抑制或长期抑制细胞自噬以及使用雷帕霉素(RAPA)或依维莫司(EVE)抑制 mTOR 信号转导对残留肿瘤细胞(RTC)负荷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

在携带休眠的残留肿瘤细胞(RTC)的小鼠中,单独抑制 mTOR 或与抑制自噬联合使用,均能以时间依赖的方式降低残留肿瘤细胞(RTC)负荷,并改善无复发生存期(RFS)。RTC 数值与 RFS 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降低 RTC 可改善 RFS。

为了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 2 期临床试验 CLEVER,在确诊乳腺癌 5 年内且骨髓穿刺发现有播散性肿瘤细胞(DTC)的患者中,对羟氯喹(HCQ)、依维莫司(EVE)或两者联合用药进行了评估。

主要终点指标为可行性和安全性;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播散性肿瘤细胞(DTC)的缩小/清除以及无复发生存期(RFS)。总计 51 名 DTC 阳性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15人 接受羟氯喹(HCQ)治疗,15 人接受依维莫司(EVE)治疗,21 人接受羟氯喹联合依维莫司治疗。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式可行且可耐受;仅有一名患者因 3 级毒性提前终止治疗。在中位随访 42 个月时,羟氯喹、依维莫司和羟氯喹联合依维莫司的 3 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91.7%、92.9% 和 100%,清除 DTC 者的 3 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未清除者(风险比=0.21)。

与单纯观察相比,三个周期的羟氯喹(HCQ)、依维莫司(EVE)或羟氯喹联合依维莫司(HCQ + EVE)使播散性肿瘤细胞(DTC)减少或检测不到的后验概率分别为 98% 至 99.9%,估计 DTC 减少率分别为 80%、78% 和 87%。

这些结果为概念验证提供了依据,即在乳腺癌幸存者或小鼠模型中,用羟氯喹(HCQ)、依维莫司(EVE)或二者组合,以靶向休眠的残留肿瘤细胞(RTC),可清除播散性肿瘤细胞(DTC),这为开展一项确定性的人类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依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