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药成分堪称狼疮性肾炎“救星”!J Ethnopharmacol:三七总皂苷能改善狼疮性肾炎,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通路保护肾脏 |
![]() |
这个中药成分堪称狼疮性肾炎“救星”!J Ethnopharmacol:三七总皂苷能改善狼疮性肾炎,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通路保护肾脏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04 09:07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会加重狼疮性肾炎小鼠肾脏损伤,而三七总皂苷可通过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性小体通路,改善肾脏功能、减轻损伤,为激素抵抗型狼疮性肾炎治疗提供依据。家人们,咱都知道生病的滋味不好受,要是患上那种特别难缠的病,真的太折磨人了!性肾炎就是这样的 大麻烦 ,它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严重并发症,好多患者被它折腾得够呛。本来指望激素治疗能缓解痛苦,结果有些患者偏偏出现激素抵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病情反反复复,生活也跟着一团糟,别提多闹心了。
近期,J Ethnopharmacol发表的一项研究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treat steroid-resistant lupus nephritis by inhibiting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e-induced injury in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 via the mitochondrial Autophagy-NLRP3 pathway把目光投向了三七总皂苷(PNS),为饱受激素抵抗折磨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带来了希望。
研究人员发现,从激素抵抗的MRL/lpr狼疮小鼠巨噬细胞中提取的外泌体,会对肾小球内皮细胞(GECs)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外泌体能够抑制GECs的增殖,同时促进其凋亡,打破细胞生长和死亡的平衡。外泌体还会使GECs中MDR1和P-gp的表达上调,导致Rh-123的积累减少,增强细胞的耐药性。此外,外泌体诱导GECs发生炎症反应,使细胞对常用的激素药物地塞米松产生抵抗,进一步加剧肾脏损伤。
图 1:从类固醇抵抗巨噬细胞中提取和鉴定外泌体
深入探究发现,SR巨噬细胞外泌体介导GECs损伤的机制与自噬和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外泌体抑制线粒体自噬,使得受损线粒体在细胞内堆积,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外泌体激活NLRP3炎性小体,引发炎症因子如IL-1 、IL-18等的大量释放,持续破坏肾脏组织,加速狼疮性肾炎的进展。
图 2:巨噬细胞外泌体抑制GECs中的线粒体自噬并诱导NLRP3炎性小体激活
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PNS)对上述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NS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前在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已展现出一定的药用潜力。在本次研究中,PNS能够促进受损GECs的增殖,恢复细胞的活力。它还可以降低MDR1和P-gp的表达,提高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更重要的是,PNS能够恢复线粒体自噬功能,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有效减轻肾脏的炎症损伤。
在动物实验中,PNS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充分验证。给予患有狼疮性肾炎的小鼠PNS干预后,小鼠的24小时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也明显下降,肾脏的病理变化得到改善,激素抵抗和细胞凋亡现象得到抑制,肾脏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图 3:PNS减轻了来自SR-MRL/lpr小鼠的巨噬细胞外泌体诱导的肾脏炎症损伤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首次明确了PNS对激素抵抗型狼疮性肾炎微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虽然目前PNS距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具体分子通路、评估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但它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希望未来科研人员能够基于此研究,不断深入探索,让PNS早日成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药物,为众多患者减轻病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Pan F, Lu Y, Yang H.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treat steroid-resistant lupus nephritis by inhibiting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e-induced injury in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 via the mitochondrial Autophagy-NLRP3 pathway.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1, 2025. doi:10.1016/j.jep.2025.11947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cience:代谢病新曙光!锁定FPR2,为干预神经酰胺诱导的肥胖与糖尿病开辟新途径! (2025-05-10)
- 《自然·代谢》:太神奇了!科学家首次证实,大脑和肠道之间可双向互动,下丘脑可以在2 (2025-05-10)
- Nature:细胞的“压力山大”时刻,揭秘生命应对手忙脚乱的终极智慧 (2025-05-09)
- 上海交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最新Nature论文:为这一世界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2025-05-09)
-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治理指南 (2025年版) (2025-05-09)
- 憾失诺奖!陈列平在Nature Medicine发文,回顾自己发现PD (2025-05-09)
- Nature头条:有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刷手机时间更长 (2025-05-09)
- Cell:核糖体“撞车”引发的基因命运!m⁶A调控mRNA降解的意外发现! (2025-05-08)
- 赛诺菲亮相第二十七届科博会 (2025-05-08)
- EHJ:震惊!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竟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且保护效应长达8年时间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