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长寿工程》研究颠覆传统长寿观念

《长寿工程》研究颠覆传统长寿观念

  百年长寿调查,结论颠覆传统观念。勤锻炼、勿过劳、常乐观、少忧虑,这些人们一直深信不疑的好习惯,竟未必利于健康?没错!这些新发现来自一项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在美国启动的研究。这项长达八九十年的跟踪研究,以1500名高智商的学生为观察对象,发起人心理学家路易斯?推孟(Lewis Terman)以及后来的继任者从这些人身上收集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活细节并一一记录下来。


  最近,有美国学者结合一项近百年的跟踪调查撰写出一部《长寿工程》,总结出不少新发现,比如:忧虑是有益健康的;太过乐观更易伤身;讨厌健身的话无需太勉强;持续工作的老人要比早退休者寿命更长等等。这与多数人一直深信不疑的勤锻炼、勿过劳、常乐观、少忧虑等传统观念似乎相悖。对于这些新发现,不少读者觉得好奇之余也心存疑惑:难道我们以前坚持的好习惯真的有问题?采纳这些新观点真的更有助于健康长寿吗?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S?弗里德曼(Howard S. Friedman)和莱斯利?马丁(Leslie Martin)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同时借助推孟等前人留下的数十年丰富资料档案,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经历中总结出一些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长度的决定因素,最近终于撰写出一部关于延长寿命的新书??《长寿工程》。在这本新书中,他们指出,许多承诺能够长命百岁的格言,如“忧虑对健康有害无益”、“放松点儿,别那么拼命工作,这样才能保持健康”其实是误解。


  相反,他们掌握的许多实例都证明,忧虑是有益于健康的,尤其对于男性而言;另一个有趣的关联是,事业成就能使人活得更长,而不是带来更多的压力和减少寿命。无论你是否找到梦寐以求的工作,这都无关紧要……这些新观点颠覆了传统观念,《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格林伍德在采访弗里德曼解读《长寿工程》的相关文章中甚至发出“传统智慧不靠谱”的惊叹。不少读者惊呼:难道我们一直都在自以为正确地做着有害健康、影响寿命的蠢事?

  
  提醒:新观念切莫生搬硬套

  
  很多看重健康、希望长寿的读者对这些新发现觉得好奇之余也心存疑惑:以前坚持的好习惯真的都有问题?采纳这些新观点真的更有助于健康长寿吗?我们该因此考虑延迟退休甚至一直工作到老吗?“其实,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因素非常多,从外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再到个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习惯,不可以偏概全。”周教授指出,各种健康长寿新研究确实值得关注,但切莫因为某项研究突出了某一论点,未具体分析其背景和主张观点的针对性,就草率地下结论否定可能有冲突的传统观点。

 
  古今中外,人们尝试过的健康的生活模式不在少数,到底哪一种最能延年益寿?其实并无绝对定论。对于各种新观点,我们都可以适当参考,但不必生搬硬套,更无需为此完全放弃自己一直坚持且已证明有效的特定习惯。“须知条条道路通罗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体特性,找些自己乐于接受和坚持的方式比什么都重要。”周教授指出,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逐渐形成了中医寿命学,用古人的话简单概括,就是要“能动能静”,方能“解以长生”。养身要动,养心要静,静以养神,动以练形,如果能做到“适时而动,适时而静”,动静相宜,就能逐渐达到神形协调,身体在生理功能与精神心理层面上趋向和谐。

  
  新发现未必靠谱,旧观念也不落伍。“这项研究时间跨度够长,但主要侧重于心理和社交等方面,虽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过限于研究样本及其覆盖面并不够完整,不一定十分严谨。”长期关注国内外健康长寿研究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评价说。“对照中医的长寿观,在美国人的这项研究中,一些观点不见得很新,而那些被颠覆的旧传统,也未必完全不靠谱”。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