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喝酒不运动 小心动脉硬化“缠上你” |
![]() |
人体的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及静脉组成,承担着运输血液、维持全身脏器血供的作用。通俗来讲,人体内供血给心脏和大脑的血管叫中心血管,其余血管则叫外周血管。因为四肢位于人体的外周,也有人简单地把供血给四肢的血管叫外周血管。
血管有动脉、静脉之分,动脉将经过肺循环氧合的含氧较高的血输送至全身,维持全身脏器的血供。脏器、组织利用过含氧血后,通过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之内,因此静脉血的含氧相对较少,静脉回流入心脏内,再通过肺循环,重新由心脏泵入动脉内,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因为功能的不同,动脉和静脉的解剖结构、位置、走形亦有所区别。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较多,管腔断面呈圆形,具有舒缩性和一定的弹性,可随心脏的收缩、血压的高低而明显的搏动。因此,通常讲的脉搏,即通过触摸前臂、足背、大腿、?窝、颈部等处波动的动脉而获得,我们也可以通过动脉搏动次数来评估心脏跳动的频率。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表浅的静脉可通过目视观察即得知,如大隐静脉、颈静脉等。平时,通常通过静脉来输液进行药物治疗等。
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和失去弹性的病理变化的总称。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表现为动脉壁内层脂质沉积。顾名思义,动脉粥样硬化有如下几个特点:1、发生在动脉,而不发生在静脉,这与动、静脉不同的组织结构有关;2、动脉发生像“粥”一样的病变,即血管内膜上附着了一层类似于小米粥一样的物质,他们主要由胆固醇、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组成。
随着这种粥样化斑块逐渐长大,动脉原有的组织结构消失、管腔狭窄,甚至闭死,导致病变血管供养组织、器官出现缺血、坏死的症状。粥样化斑块一旦破裂,脂肪组织可以从破裂的斑块中溢出并引起血凝块的形成即血栓形成,血凝块碎裂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造成其他血管的阻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管栓塞。
动脉硬化可发生于全身各个血管,从大血管到外周血管,从供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到供养脑、肾等器官的相应动脉。动脉硬化的发病率现在正逐年增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目前有资料表明,50岁到60岁的人中,有77%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60岁到70岁的老人中比例增至87%,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00%。所以说,动脉硬化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血管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出现大动脉弹性降低,血管内径增粗、内中膜厚度增加、内膜斑块形成,血管狭窄等。但由于个人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的不同,出现血管病变的早晚和进展速度有很大差异。

- 相关报道
-
-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前后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2025-04-23)
-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学养生与疾病预防 (2025-04-21)
- 高尿酸痛风会引发肾病 应严格尿酸管理 (2025-04-21)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