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蜂毒素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_医药资讯 |
![]() |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近日在提取高纯度蜂毒素的基础上,开展了蜂毒素抗肿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蜂毒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且减少增殖细胞中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比率,为蜂毒素临床应用于抗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蜂毒素是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约占蜂毒干重的50%。近年来,随着蜂毒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对蜂毒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有研究表明蜂毒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系统,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研究人员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四唑盐比色试验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PCNA的表达,观察蜂毒素处理前后肝癌细胞SMMC7721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蜂毒素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随着蜂毒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蜂毒素作用后的细胞周期表现为S期细胞增加,G2/M期细胞减少。研究人员介绍,以往的研究显示,大剂量蜂毒素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而小剂量蜂毒素具有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4、16微克/毫升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4微克/毫升蜂毒素处理组经台盼蓝染色发现细胞坏死率不足1%,说明此浓度的蜂毒素对SMMC7721生长的抑制不是通过细胞毒作用,而有可能是通过细胞凋亡途径。进一步研究表明蜂毒素可以显著降低PCNA的表达,并与浓度呈负相关。PCNA对细胞周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合成和表达与细胞的增殖状态密切相关,蜂毒素对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有可能与PCNA的表达降低有关。另外,鉴于肿瘤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周期异常,使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因而肿瘤治疗的中心环节就是干扰细胞周期,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实验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了蜂毒素处理后细胞周期变化,发现4、16微克/毫升蜂毒素可影响SMMC7721细胞的细胞周期正常移行,阻止S期细胞进入G2/M期,造成S期细胞聚集,G2/M期细胞减少。研究人员指出,蜂毒来源丰富,作用广泛,生物活性强,是医药和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原料。但蜂毒在肿瘤临床应用方面尚受到一些毒副作用的限制,随着蜂毒素提纯技术的进步及对其结构、剂型改造研究的深入,蜂毒在肿瘤的临床治疗方面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大。(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你以为疱疹病毒1型感染只引起小溃疡?Brain Pathol研究发现它还会捣乱Tau蛋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2025-04-23)
- Neuron:上海科技大学钟桂生团队破译耳聋基因增强子,带来耳聋基因治疗新策略 (2025-04-23)
- 第六轮 (2025-04-22)
- Nature Cancer:钱文斌/梁爱斌/孙毅/童向民团队发布新型CAR (2025-04-22)
- 解读: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无关事项 (2025-04-22)
- 帕金森的幕后黑手找到了?Science封面研究解密:帕金森病溶酶体调控枢纽Commander复合体 (2025-04-22)
- Neuron:陆军军医大学谌小维等发现了一种用于声音处理的平行的丘脑皮层回路 (2025-04-21)
- JAMA Psychiatry: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 vs SSRI——哪种方案更优?5年真实世界研究揭秘 (2025-04-21)
- 餐桌上的隐形推手?Science:新研究揭示ω (2025-04-21)
- 我国充沛发扬西医药特点劣势,保证活动安康 (2025-04-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