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哪一套? |
![]() |
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家族观念、讲究人情、信任权威、注重面子、喜欢模糊、百善孝当先、老庄思想等多与西方迥异。而辽阔的疆土,不同的文化浸润,在中国的不同区域,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甚至邻近的省市,也有着细微的差异,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正是在对“面子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宝石手机一度畅销,名车在中国销售全球居前;孝文化促成了“礼品定位”的成功,如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椰岛鹿龟酒的“父亲的补酒”;金六福靠“福文化”的彩头,也在酒市场建功立业。
在医药保健品的观念认知方面,影响深广的观念莫过于中医观念。中医药理论从诞生起,经过千年传承,与先秦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交织,对中国人的影响入心入血,其特征是社会底蕴很深、共鸣感很强、认知度很广。
概括来讲,深刻影响着医药保健品营销的有四大中医观念,包括:通瘀堵,排毒素,调气血,补元气。
第一个是“通瘀堵”观念。中国人普遍相信: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为水锈堵死水管、泥沙堵塞河道的生活常识,都让人们对此观念有所感知。而宿便引发的便秘,栓塞引发的心梗、脑中风、偏瘫等,更让人们坚信,肌体疾病与“瘀堵”有关,应该进行排淤。
第二个是“排毒素”观念。中国人普遍相信,在某脏器发生疾病时,该部位就存在“毒素”。皮肤上的疖疮、脓肿、炎症,血栓,宿便等等都是毒素。在毒素观念下,“火”的观念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时,经常用“上火”解释,如牙痛、声音嘶哑、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等。另一个观念是“湿”,由于日常生活中,潮湿环境容易引发关节病、皮肤病,“湿毒”也就被中国人所信任了。
第三个是“调气血”观念,特别是众多女性在看到皮肤暗黄、经期不调、手足冰冷、睡眠不佳等症状时,都会想到补气养血、调经止血等观念。
第四个是“补元气”观念。中国人对“天人合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说法深信不疑,因此“补益脏腑正气就能免除疾病困扰”,有着巨大的信任基础。
上述观念互为交叉,形成了中国人对疾病、健康的固有认知。利用这些观念,对药品、保健品进行产品定位、概念打造、机理确定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可以在众多成功中药品牌中看到上述观念的影子,如排毒养颜胶囊、王老吉等。事实上,西药同样可以“搭车”上述观念,如吗丁啉的“胃动力”,就是以“通淤阻”和“排毒素”的观念认知为基础的。
虽然有人试图取消中医、否定中医,但是其民间基础极其扎实。借助国家政策利好,中医药产品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成为中国企业与跨国药业巨头抗衡的武器,就如在心脑血管病市场的辉煌一样,关键是要学会在洞察人性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定位创新和传播创新。
我们在进行营销策划时,要知道科特勒和特劳特,但更要熟悉张仲景和孔子,只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产品策划和品牌传播中顺势引导,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占据消费者心智,激发信任和购买欲望,才能在中国市场有所建树。

- 相关报道
-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