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两性知识 > 妊娠期用药须小心谨慎

妊娠期用药须小心谨慎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活泼、漂亮、聪颖的小宝宝。

但若准妈妈在妊娠期用药不当,往往会引起流产或使胎儿患有功能性疾患,甚至造成先天性畸形,从而导致家庭的不幸。

 严格来讲,在妇女的整个妊娠期间,使用中西药都应慎重。

禁止使用药物由药物引起的胎儿损害或畸形,一般发生在妊娠的头3个月内,特别是前8周内最为突出。

因为着床后的受精卵,每个细胞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并开始进行分化,逐渐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的雏形。

在这个重要阶段,如果孕妇用了某些药物,一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就会停止生长发育,造成残缺不全出现畸形。

所以下面列举的药物对于孕妇来说应当禁止使用。

抗肿瘤药物。

如马利兰(白消安)、乐疾宁(巯嘌呤)、癌得星(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苯乙酸氮芥等。

激素类药物。

如可的松、强的松龙、安宫黄体酮、睾丸酮、已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等。

抗癞痫药与抗惊厥药。

如苯妥英钠(大仑丁)、卡马西平(痛惊宁、酰胺咪嗪)、扑痫酮及三甲双酮等。

镇静药。

如安宁、利眠宁、氟哌丁苯(氟哌啶醇)及反应停等。

抗抑郁药。

如丙咪嗪、苯丙胺等。

抗过敏药。

如扑尔敏、安其敏、敏克静、晕海宁(乘晕宁)和苯海拉明(苯那君、可他敏)等。

放射性药物。

如放射性碘等。

避免使用药物在整个妊娠期间,即使对母体不致造成危害的药物,对胎儿却可能产生损害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胎儿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的缘故。

例如,当胎儿肝脏中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时,不能将药物的代谢产物与之结合,从尿中排出;又如胎儿脑屏障的渗透性较高,药物容易透过屏障在脑中积聚;再如胎儿肾脏的功能较低,对药物的排泄缓慢,也容易发生蓄积中毒。

因此,对于孕妇而言以下药物应避免使用。

催眠药。

鲁米那、速可眠、阿米妥和安宁、水合氯醛等。

抗生素。

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

抗疟药。

喹宁、氯喹、乙胺嘧啶等。

缩瞳药。

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毒扁豆碱等。

导泻药。

硫酸镁、蓖麻油等。

安定药。

氯丙嗪等。

抗凝血药。

双香豆素、华法林等。

口服降糖药。

氯磺丙脲、甲糖宁等。

抗甲状腺药。

他巴唑、碘化钾、丙硫氧啶等。

妇科用药。

麦角制剂,脑垂体后叶素等。

慎重使用药物对孕妇于分娩前2周内的用药,同样不能忽视。

因为有的药物能使胎儿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进而出现惊厥、发绀、呼吸抑制等现象;也有的会抑制新生儿的造血功能,或引起严重的黄疸与溶血性贫血;另有的能使新生儿产生低血糖;还有的会导致胎儿死亡。

所以孕妇在服用下列药物要特别慎重。

抗生素。

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新生霉素等。

维生素。

维生素K3与维生素K4等。

抗菌药。

磺胺类与呋喃妥因等。

麻醉药。

乙醚、氯仿、氟烷等。

镇痛药。

吗啡、度冷丁、美散痛、安侬痛等。

解痉药。

颠茄制剂、东莨菪碱等。

散瞳药。

硫酸阿托品、后马托品等。

利尿药。

双氢氯噻嗪等。

兴奋药。

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降血压药。

利血平、六甲胺等。

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等。

口服降糖药。

降糖灵(苯乙双胍)等。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剂量、疗程长短与毒性的强弱,以及胎盘的通透性和胎儿遗传素质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

例如,一般在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量很少,不会造成畸形,但剂量增长2~3倍,则会潜伏着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目前倾向于以停药半年后,怀孕为好。

又如维生素A、D,在孕期服用适量,将有助于胎儿的生长,但如果大量服用,则会引起胎儿的骨骼发育异常,先天性白内障,新生儿血钙过高,以及智力障碍等不良后果。

再如青霉素,在全孕期,使用常规剂量是比较安全的,但在近分娩期使用,就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而引起黄疸,甚至导致死亡。

总的说来,孕妇用药一定要权衡利弊得失,慎重对待。

尤其在妊娠的头3个月内,对胎儿有损害或致畸的药物要尽量地避免使用。

必须应用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与服用时间,以及避免联合用药。

而那些对于胎儿的作用不甚明确的新药更要禁用。

未经医生同意,孕妇千万不要随便用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