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两性知识 > 未婚妈妈,同情?理解?批判?

未婚妈妈,同情?理解?批判?

“假如你有一个孩子的话,假如我是你那孩子的爸,我知道有种的男人不能拖拖拉拉,干脆我们结婚吧。

”―――十多年前,台湾歌手郑智化的这一首《未婚爸爸》,非常传统地把“干脆我们结婚吧”,作为解决未婚先孕问题的最好途径。

但是,当一段爱明明已成往事,作为爱的结晶―――还未出世的孩子,又该被如何“处理”呢。

把孩子当作捆绑未婚男女的一根绳索。

干脆扼杀掉他出生的权利。

还是独自承担生育抚养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选择,都各有为数不少的案例存在。

与正常家庭相比,未婚妈妈的出现,也已经不再是人们眼中“伤风败俗”的咄咄怪事了。

但是,就在“地瓜猪”以坚强独立的未婚妈妈形象现身网络之后不久,一位网名“意悠然”的未婚妈妈,却在网上遍发“通缉令”,通缉通过网络与自己相识并生下女儿的某男性,还公布了该男性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毕业学校等具体情况。

两相对比,让这场关于未婚妈妈的大讨论更趋白热化。

女性周刊在采访社会学者和普通市民时发现,虽然人们对未婚妈妈不再大惊小怪,但最普遍的想法,是表示可以理解,但绝对不会加以鼓励。

自主型未婚妈妈增多本市社会学者、心理咨询师何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婚妈妈”以前也不是完全没有,之所以在今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日趋开放和宽容,可以理解相对多元的生活方式;第二,女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的提高,让她们比以往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人们身份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女性独立的经济和社会人格的展现,社会分工的越来越明细化,这一切,都使人们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欲望得到了彰显。

尤其是现在的很多未婚妈妈,都是大中城市里的白领女性,她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把工作、生活和孩子的关系处理妥当,她们比以往的未婚妈妈更阳光、独立、成熟,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自主型未婚妈妈’。

我曾遇到一个未婚妈妈,她就这样说―――现在,生孩子没有男人不行,那是科学问题;但养孩子,没有男人也行,这是观念问题。

”据悉,由于离婚率上升和婚姻观念的开放,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单身妈妈(包括未婚妈妈)队伍不断增加的趋势,美国的单身母亲人数已多达1300万,她们抚养着2000万个儿童。

在全世界范围内,把“未婚妈妈”这一角色实践得最彻底的,当属好莱坞大牌女星茱迪・福斯特了。

她分别于1998年、2001年通过人工受孕生下两个孩子,她曾说过。

“我选择的银幕角色,都是男人世界里的女英雄,都是单枪匹马为真理、自由和知识去奋斗,从不妥协的女人。

”―――以她的知名度和片酬,她确实也有足够的底气来实践这样的角色,这种智慧和功力,自非一般女性所能及。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