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国际:微塑料暴露引起的水生态紊乱研究进展 |
![]() |
资料来源:城市环境研究所2022-01-08 21:42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为1m至5mm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如海水、近岸水域和内陆淡水)、土壤、沉积物、水生生物和食物中,可通过饮用水和/或食物链进入人体。研究表明,微塑料会在养殖水体中积累,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此外,微塑料可以为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提供生态位。然而,微塑料对周围水体微生态平衡和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养殖水生态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为1m至5mm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如海水、近岸水域和内陆淡水)、土壤、沉积物、水生生物和食物中,可通过饮用水和/或食物链进入人体。研究表明,微塑料会在养殖水体中积累,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此外,微塑料可以为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提供生态位。然而,微塑料对周围水体微生态平衡和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养殖水生态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黄干生研究员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平台,研究了聚苯乙烯微塑料(PS)暴露对海洋青鳉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干扰,并找出了相关微生态。发现变形菌和拟杆菌是主要的微生物种类,占总丰度的95%以上。其中,26个细菌亚类在10m和200m PS暴露下发生显著变化。功能分析表明,在10m和200m PS暴露条件下,周围水体微生物在光合作用、碳代谢(如固碳、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多糖生物合成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合成和核苷代谢等方面均出现下调。然而,环境应激反应(如外源物质的生物降解和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被上调。途径分析和关联网络表明,变形杆菌和拟杆菌属细菌相对丰度的变化与海洋青鳉的肝脏代谢紊乱高度相关。研究还发现,8个物种可作为评价微塑料周围水微生态失衡和青鳉代谢反应的潜在标记。该研究为微塑料中影响周围水体和生态系统微生态失衡的毒性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环境微生物失衡在评估微塑料生态毒性、微生物失衡和更高营养级生物健康状况中的潜在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国际》上,题目为聚苯乙烯微塑料诱发周围海水中的微生物生态失调和功能障碍。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试点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