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医药业,转轨期的竞争抉择

医药业,转轨期的竞争抉择

  把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不强归咎于集中度偏低显然有失偏颇,但后者是造成前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却也是难以质疑的。在市场格局不断被打破与重整、在法规政策不断被破与立、在产业机遇与挑战不断交织的转轨时期,中国医药企业该何去何从?
  冲破环境禁锢
  从医药产业集中度看,中国一直较低,这说明我国医药行业绩效低下,竞争力薄弱。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的亏损面继续扩大,从国家重点监测的医药行业23户国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看,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近597亿元,同比增长11%,但利润却下降了近1%,只完成25亿元,不少大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对造成上述事实的根本因素,前些年不少地方都在流行一句口号:“要想当县长,先要办药厂”,意思就是办药厂利润高,政府办药厂可以出政绩。但几经变迁之后,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小药厂目前仍然存在,死又死不了,该破产的也无法破产,因为破产就意味着安排工人再就业,就意味着债务有人买单,例如山东济宁××药厂,早就该破产了,但一直没有破产,类似这家药厂的现象在全国应当是普遍现象,因此,“死”不是一项简单的事。同时,目前政府还在扶持这些药厂,但扶持的力度有限,这些企业活又长不大,如济宁市每个县都有药厂,整体效益差,亏损面大。正是因为这些小企业药厂的大量存在,造成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很低,并且长期难以得到提高。
  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必以“循规蹈矩”的大中型企业为核心,但在相同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下,有些企业获得了持续、高速的成长,有些企业却不能,因此,那些怪罪于市场环境而不从自身分析成败得失的做法显然是不当的。企业获得成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不但了解市场,更了解自身,且以持续不断打造的自身优势突破市场禁锢,最终获得长足发展,这也将是中国医药企业成长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竞争力企业的正常心态。
  追求公平机制
  在中国逐步走向和谐的道路上,公平、公正与民主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力量。反观医药产业,从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的讨论、提案的焦点不断对准医药、医疗领域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公平、公正与民主仍然任重道远,所幸的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进步。
  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缘于中国竞争力强的企业还太少。企业在规模、效益上与国外大企业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公平竞争问题。中国目前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仿制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一些医药商业公司或个人花少量的钱就可以注册一个药品,然后私下进行委托加工,随后就上市销售。由于其不用交纳各种税费,也不用建设厂房,不用购买设备,不用追求高品质与高生产工艺标准,因此生产成本很低,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价格也相当低,这种情况在国内还是比较普遍。因此,生产同类药品的行多循规蹈矩的大企业,在与那些小企业竞争中,反而不具体优势,很难取胜于市场,在此背景下,医药产业集中度是无法得到提高的。刘保起表示,如能够解决大小药厂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不少不规范的小药厂将被迫退出市场,而规范经营的大中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了解到,在中国不少地区,政府主导的意识仍然未得到大的改观,中国医药产业许多重大项目不断重复投资多与政府主导有关。他们表示,政府适当的引导是正确的,但更多地应是靠市场调节,政府做好服务就可以了,这样也不至于资源的相互的抵制中不断浪费。
进退之间成长
  “做了12年的企业负责人,我今年才感到沉重的压力,以往可以轻松地做一名管理者,但今年不行”。这是在和一位大输液生产企业董事长交流时他发出的感慨。事实上,这家企业在输液领域里已经做得很不错了,销售规模全国靠前,产品品质也领先一步。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与输液领域的政策、环境变化当然休戚相关,但与整个医药产业环境也不无关系,如持续不断的药品降价、问题成堆的招标采购、不断上扬的原料价格等等。“但无论如何,企业必须发展,不进则退,观望将失去成长的机遇,虽然达样的机遇可能很小”,他表示。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