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促销可能促死产品 |
![]() |
在产品市场推广与品牌传播的过程中,适度的促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促销过度可能会掏空某个品牌的市场基础,透支某个产品的未来收益,这是营销界的共识。但现实却是,过度促销现象愈演愈烈,产生诸多不良的后果:
1.促销依赖症:大促销产生大销量,小促销产生小销量,不促销就没销量。以至于促销得年年搞,月月搞,天天搞,一刻不能停。
2.渠道高库存:过高的库存就像随时可能溃堤的“堰塞湖”,让流通渠道患上了“高血压”和“肠梗阻”。
3.消费者麻木:某一商品的促销时节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但若一个商品三天两头地搞促销,甚至一次比一次力度大时,消费者就可能会想:“下次再买吧,反正这促销经常搞,说不定过几天更便宜,赠品更多。”
4.价格混乱:针对渠道成员的进货奖励等促销活动,由于多数厂商会根据各渠道客户的进货金额设置不同的返利比率,美其名曰:“贡献大,回报也大。”这将打破渠道成员间的价格平衡,不可避免地产生冲货行为,对价格体系产生致命的打击。
5.缩短商品的生命周期:渠道有返利促销,终端有特价促销,这些都与价格有直接的关系。过于频繁的价格折扣使得渠道成员与消费者将“促销价”理解为“正常价”, “促销价”也就变成了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心理价格,因此商品的价格将很难回升到促销前的水平,商品的市场价格在频繁的促销中不断走低,各渠道成员的利润空间不断“缩水”。当从上到下都在高喊“无钱可赚”时,这个商品就快走到头了。
6.透支未来的市场收益:适度的促销,要么会挤占同类竞品的市场份额,要么直接产生市场需求的扩容。但若促销过度,在市场需求短期无法增加的前提下,只能透支市场的未来收益,直接导致了“促销一停,销售即止”的怪现象。为了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又不得不上演另一场促销(如上场促销的目的是“压货”,这场促销的目的是“清库存”),不断恶性循环。
因此,在产品的促销过程中应做到适可而止,切莫过度,以免将产品促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