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毒气源于“二次装修” |
![]() |
指导专家:董金狮,著名食品安全专家,环保专家,打假维权斗士董金狮,教授,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汽车内对身体不利的物质主要有甲醛、苯、苯类溶剂、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以及重金属五类。网友在微博上提到的甲醛和苯都是正确的。但是,有毒物质对身体是否造成实际影响要看这些物质存在的量。
找到释放有毒物质的源头,及时杜绝有害物质会发也是非常必要的。
车内“二次装修”更应被重视
董金狮指出,车子就像住的房子一样,一开始只是裸车、裸房,没有中毒问题。但爱车、爱家的人,会将他们在装修,这才带来了污染问题。人们往往只重视从车内的原部件是否释放出了有害物质,但却忽略了车内“二次装修”埋下的隐患。
有些女车主,喜欢经常更换车内毛绒座垫、方向盘套甚至毛绒玩具等,还有大部分车主都会使用的防暴膜。这些汽车内饰使用的材料种类很多,包括皮革、纺织品、塑料等,当以上原料在进行加工时,不能避免地要使用化学试剂,试剂就会残留在产品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就会在车内慢慢挥发出来,最终造成车主自己添加车内有害的问题。
车辆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国家规定的车辆检验审核才能出厂,其中就包括车内各部件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所以,购买正规品牌的私家车后,裸车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活性炭及香水类容易再成污染源
有些网友在讨论并推荐的车内除毒小方法,是需要讨论其有效性的。有的甚至增加了车内污染。如长期使用的活性炭制品。
活性炭本身,是完全没有主动吸收能力的,活性炭发挥吸附空气中毒素的能力很被动,如防毒面具中的过滤活性炭,需要空气被气流带动穿过活性炭层才能发挥活性炭的过滤有毒物质的作用。
所以,放在车内的活性炭制品,对改善车内空气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而且,活性炭放上很短时间就容易吸附可接触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到饱和状态,此时如不尽快清洗、更换,活性炭在高温下马上会变成释放有害物的污染源。
此外,质量欠佳的车内香水、空气清新剂的使用也增加了车内空气更多的污染源头。
开窗通风是最佳消毒方法
用了那么多方法,又是放活性炭、又是放柚子皮、菠萝皮的,其实不如多开窗子通风,尤其是在气温高有毒物质易挥发释放的天气里。网友提到的因为开空调发现苯超标,多半是由于夏季不经常开窗户行车有关。其实,车子比房子的污染换气问题要好解决的多,方法就是开窗。
此外,购买正规厂家的车辆也很重要,它能保证裸车的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