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反的吗?我们应该相信周公解梦? |
![]() |
提起“敏感话题”,恐怕就会引起人们尴尬的苦笑。上过网的朋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接触到有些话题时,会使网友很是苦恼和烦心,使网监很是警惕和紧张。《蝙蝠侠》的导演诺兰的一部电影《盗梦空间》,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不少人议论的话题,而它的全球票房目前已超过6亿。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是因为它讲了一个关于梦的科幻故事:盗梦人是如何潜入别人梦中,窃取他们潜意识里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
梦,从来都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在梦里,我们爱恨交织、悲喜交加,梦醒的时候,却发现一切空空如也。每个人都会做梦,因此每个人都想知道,梦究竟是怎么回事。《盗梦空间》上映后,《周公解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等书相继大卖。人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黑沉沉的夜里,我们的大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所有故事,在猝不及防中,进入了我们的梦?
人人有梦,夜夜必梦
“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做2-6个梦。”苏州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生理学、催眠专家陈锡林告诉记者,“人人有梦,夜夜必梦”是现代心理生理学得出的科学结论。也就是说,尽管你今早起来大脑中空空如也,以为自己一夜无梦,实际上,梦已经悄悄地来过,又悄悄地走了,没有在你的意识中留下痕迹。
为什么我们有时知道自己做了梦,有时却不知道?陈锡林说,这和你醒来的时间有关。按照对脑电波的分析,人的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种。刚刚入睡时,处在慢波睡眠中,然后慢慢进入快波睡眠。慢波睡眠也叫无梦睡眠,是对肌肉和身体各个系统疲劳的调整,对于增高和生长有很大意义。而快波睡眠才是真正让大脑休息的睡眠,也叫有梦睡眠。这时,负责逻辑思维、白天最辛苦的左脑几乎不工作了,负责情感思维的右脑接了左脑的班。梦,就在右脑中产生了。
在漫长的一夜中,慢波和快波睡眠循环往复地交替。先是80-120分钟的慢波,接着是20-30分钟的快波,然后再是慢波、快波……循环4-5个周期,大约是6-12小时,恰好一夜,所以人的梦也是反复出现的。如果你醒来时正好处于快波有梦睡眠中,就会依稀记得自己做了梦;但如果醒在慢波无梦睡眠中,就会认为自己一夜无梦。
做梦是健康的标志。研究发现,人在做梦时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水平都比不做梦时高,这是脑功能更强的标志。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做梦,那说明他的右脑肯定出了问题。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说,只有植物人和痴呆症患者是不做梦的。英国研究发现,当一些病人头昏头痛,并称好久没做梦时,他们都有轻度脑出血或长有脑肿瘤。此外,美国研究指出,人在做梦时,会产生一种来自骨髓和淋巴结的物质,它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日本研究表明,梦多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有梦催眠肽,它能让人延年益寿。
梦中没有语言和颜色
“你知道'冰山理论'吗?”陈锡林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个小小的山尖,而它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庞大身躯,则代表着人的无意识和潜意识。人做梦时,就像冰山一样,思维摇摆、浮荡在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人的前1/3梦境在意识和无意识里,反映的是睡前24-48小时的生活;中1/3梦境在无意识里,反映的是上周和上个月的生活;后1/3梦境在无意识和潜意识里,反映的是一生的经历。在梦中,所有你以为忘记的、潜意识中的爱与恨,都可能向意识中冲撞,重新在梦境中以不同的面目表现出来。
做梦就像是拿了你左脑中的所有记忆,在右脑中重新洗牌。由于右脑是没有时间顺序、没有逻辑、没有语言,只凭直觉和感悟的,因此记忆中的事被打乱,在梦中,你可能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海,一会儿和朋友在一起,一会儿和家人在一起。王国荣说,梦中是没有语言,或语言很少的;也没有颜色,即使有也很单调。(上接第一版)而且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梦中人不可能唱歌。这是因为,语言、颜色、记住歌词,这些都属于左脑逻辑思维的内容,做梦的右脑不能完成。
国际梦境研究协会曾将人的梦分为12个类型,分别是:遇到追击、受伤、遇险、丢失重要物品、考试、高空坠落、出丑、迟到、电话断线、灾难、迷路、死人。王国荣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梦确实是有类型的。比如男人经常做被人追杀、格斗等暴力的梦,与其参与社会竞争多有关;女人梦见花、草、动物、云彩等物体比梦见人多,因为她们的神经更敏感神秘;老人常做和死去的亲人见面的梦,恰恰说明他们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小孩常梦见自己从高处落下或飞翔,一方面表明他们在生长,另一方面表明他们有很多梦想,在现实中受到制约。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