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夏日饮茶误区 |
![]() |
在夏季,饮茶的人、饮茶的量都相应增加,这不仅是因为茶可以提神、消暑、解渴、解毒,更主要的是茶对人体具有营养、保健及防病治病的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有许多人饮茶有误区,若认识不足,错误饮茶,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给健康带来隐患。
不同的茶适应不同的人群,例如红茶适合运动量比较大的人,绿茶适合运动量小的人,常喝可减肥、降血脂,但用脑过度、肠胃虚寒者不适合饮用。
入夏以来,沪上不少茶室等推出了新式的“泡冷茶”,即把新鲜的茶叶放入矿泉水瓶,夜里置入冰箱,经过一夜浸泡,第二天就成为“泡冷茶”上桌。刘秋萍指出,泡冷茶的方法很不科学,茶叶所含的儿茶素须经过一定温度的热水浸泡才能挥发出来。
自行搭配“营养茶”也是办公室白领的最爱。在绿茶中放入枸杞的人特别多,其实这绿茶和枸杞分别冲泡都对人体有益,但放在一起,“一加
一,小于一”:绿茶中含有大量鞣酸,具有吸附收敛的作用,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餐馆里的八宝茶也是既有绿茶又有枸杞,虽然绿
茶的量较少,但也不能多喝。刘秋萍女士告诫,泡茶不能胡乱搭配,以高山禅茶为例,它本身富含抗衰老的抗氧化剂,降血脂的儿茶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黄酮素,
以及瘦身减脂的茶碱等,再与其他物质混搭,会产生化学反应,反而降低保健效果。
八种茶绝对不能喝
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有的人饮
用后会产生呕吐感。
隔夜茶:特别是变了味的茶,即使还尝不出来变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等。因为茶叶含有大量的蛋白
质,大部分不溶解于热水,残留在叶片中,水温较高时,茶叶上的蛋白质便会腐烂,放置一晚后,又会有一种酶菌生成,同时在茶中残留大量的丹宁酸会变成具有刺
激性的强烈氧化物,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饮用。
冷茶:茶
宜湿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
烫茶:茶一般都是用高温的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水温过热时饮用。过热的东西,对人的肠胃是极为不利的。
焦味茶:炒制
过火的茶叶,营养已经丧失,味道也不好了。
串味茶:有的
味道是有毒素,如油漆、樟脑味等。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