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服药物擅自加量更惹祸 |
![]() |
据2006年在全国开展的“全民安全用药”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0万人因为“遭遇”药物不良反应住院,而且因此死亡的患者多达19万人。美国医学研究院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美国每年有150多万人受到错误用药的伤害。在人们常犯的用药错误中,漏服后擅自加量导致的不良反应占了很大比重。
服药周期有严格的科学依据
首先,人们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吃进去的药需要在生病的部位保持特定的浓度,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浓度太高了有毒,太低了无效。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会经历一个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的过程,医学上用“代谢”来表述这个现象。不同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周期往往不尽相同,于是医生就根据药物各自的代谢特点来决定给药的频率。由此看来,药物需要间隔多长时间服用,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能随意缩短和延长。缩短服药间隔时间,会使体内药物
浓度过高而引起副作用;延长服药间隔,会使体内药物浓度下降,达不到有效、稳定的药物浓度,延误治疗。
经常漏服会使病情反复
有些人对按时服药不以为然,总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这就像那些挑食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不能摄入全面的营养素,随之而来的就是长不结实一一如果这样吃药,血液中药物浓度也只能一直处在较低水平,药效自然没有保证。假如漏服的药物是抗生素,对致病菌则起不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容易造成病情反复。如果经常漏服,还会导致体内致病菌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以后的治疗效果。
擅自加量会中毒
由此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然不合适,但若漏服药物,立即补服是否就科学呢?其实也不是这样的。比如人们一日三餐吃得很规律,没有人会说我早饭、午饭忘吃了,晚上补上就可以。这样不但肠胃吃不消,身体的运转也会出现紊乱。如果自己擅自增加用药量,就会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造成不良反应。首先,有些药物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擅自加量非常容易药物中毒。
用于治疗哮喘的氨茶碱和心衰常用药地高辛就属于这种类型,需严格控制用量。其次,一些药物对血象有影响作用,如肿瘤化疗药等,加量服用可能导致血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最后,吃进去的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肾来代谢,擅自加量会影响肝肾功能,甚至使它们受到严重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防止漏服药物及应对的方法
大家不妨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提醒自己,如将药放在显眼的位置或特殊的药盒内,都可以减少漏服的可能。一般,补服药物的原则是,如果发现漏服的时刻是在两次用药间隔1/2时间以内,应当按原剂量立即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时间进行;如发现漏服时已超过用药间隔的1/2,则不必补服,下次务必按原时间服药。
例如,应该在早晨6点和晚上6点吃两次药,而早晨6点的药漏服了,如果在中午12点之前发现,就要立即补服,并且按时吃晚上6点的药;而如果在中午12点以后发现漏服,就不必补服了,晚上6点继续服药即可。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对所有的药物都适用,最好在发生漏服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 相关报道
-
- 高温湿热如何祛湿养生?医务人员分享夏至健康攻略 (2025-06-19)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2025-06-09)
- 中疾控专家:新冠疫情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2025-06-06)
-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2025-06-04)
-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2025-05-26)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