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日常伤病处理存在误区

日常伤病处理存在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根据经验,“理所当然”地处理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伤病。然而事实证明,不少大家习以为常的做法,不仅不会缓解病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会加剧伤病的恶化。

13日在杭州召开的“2009中美急救医学交流”会上,医疗专家列举了日常伤病处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理所当然”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伤病。

手指划破了不自觉地往嘴巴里一吮,流鼻血了赶紧拿棉花堵上,烫伤了涂点牙膏和酱油……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蔡文伟告诉记者,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处理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手指划伤用嘴巴吮吸不但不能止血,还容易感染。用棉花堵住鼻血只是让血往后面流,却没有止住。涂牙膏、酱油在手上会让热气往皮下组织深部扩散,引起更深一层的烫伤。

“这些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做法,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秘方’。其实出血最好的方法就是压迫性止血。用手持续按压住伤口或者捏住鼻翼,就能很快止血。治疗烫伤最有效地是直接将伤处用冷水处理,散发热量。”蔡文伟说。

误区二:日常小病胡乱吃药。

发烧了吃退烧药,身体疼痛吃止痛药,小病也吃抗生素。很多人都习惯自己给自己当医生,不经医生专业诊断治疗就吃药。对此,蔡文伟认为,发烧、疼痛、感冒有时候可能只是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并非全部。根据疾病的表象胡乱吃药,很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让病情加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损伤。

蔡文伟说:“身体不适要及早去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后正确使用药物。”

误区三:重大伤情处理失当。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欣告诉记者,在他们接受的入院急救病人中,曾经发生过有人将断指直接放在冰中保存、将刺入身体的异物拔出,大家七手八脚把车祸伤员抬到医院等情况。

“这些缺乏医疗知识的做法后果非常严重。”陈欣说,“直接放在冰中的断指会因渗透压的关系导致断指浮肿,同时细胞也可能因此而被破坏。穿透性刺伤后,异物其实起到了一个压迫性止血的作用。盲目拔出,只会造成大出血以及血管破裂。搬动伤员如果不小心,很可能造成颈椎、腰椎损伤,严重的可能导致高位瘫痪。”

“对于断指,我们一定要保持其干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布将其包起来再放入冰块中。被异物刺伤的病人要尽快送医院进行伤口处理。车祸病人搬动中一定要仔细保护他的颈椎、腰椎等部位。”陈欣说。

盲目或不科学的急救处理措施不仅不能有效缓解伤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二次伤害,甚至会威胁生命。专家呼吁,进一步提高百姓正确、恰当处理日常伤病的常识,已成当务之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