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保健误区会让你致病? |
![]()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注重保健的人越来越多。
但大多数人由于医疗卫生和保健知识的缺乏,想当然地采取不正确的保健方法,或轻信某些保健广告,盲目相信某些传统习俗的事常有发生。以下为社区医生接诊的几个因保健措施使用不当而致病的案例,供社区医生朋友在工作中参考。
1
喝啤酒解乏致精神障碍
黎先生因工作挑战性强,心理压力大,故常喜欢下班后饮啤酒“解乏”,在夏季更是如此,并以“啤酒度数低,小量饮用对身体影响不大”自我安慰。如此饮用啤酒1年多后,黎先生渐渐出现健忘失眠、精神恍忽、头晕目眩、容易激动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并出现工作能力下降。他自我诊断为“神经衰弱”,自服谷维素、维生素类药及某些中成药3个月未见效,故到某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生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长期饮用啤酒所致的精神障碍,即吩咐他停饮啤酒,并给予营养脑神经、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及精神心理治疗,建议他增加睡眠时间。经上述治疗3个月后,黎先生上述症状渐渐缓解;6个月之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6个月上述症状未见复发。
提醒
据有关临床资料显示,长期小量饮用啤酒可导致酒精性精神依赖;同时,正因为啤酒的酒精浓度很低,故极容易使人们放松警惕,长期小量饮用,可渐渐地、不知不觉地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慢性损害,故不可大意。如确需饮用,也应以每周不超过5次,每次不超过200毫升为宜,否则,饮用时间超过1年大多数人可如本例一样出现精神障碍。此外,长期饮用啤酒还易患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或使上述病情加重,故不宜长期饮用。
2
喝雄黄酒应节致中毒
张大伯一贯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应节令”的习惯,以“驱邪解毒,强身健体”,由于既往饮用量不多,故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去年端午节期间,张大伯因接待多处外地来访者和看龙舟比赛者,陪客人喝雄黄酒的次数增多,以致当天晚上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腹痛腹泻、口渴无尿、四肢厥冷及先惊厥后昏迷等症状,家人急送其到某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生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喝雄黄酒所致的急性中毒,即给予保温、止痛、止泻、补液、护肝等治疗,并予活性炭洗胃、蛋白水保护胃粘膜及肌肉注射二巯基丙醇解毒。经上述抢救4小时后,张大伯上述症状缓解,转送至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提醒
雄黄酒为中药雄黄研成粉末加入黄酒而成。我国民间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应节令”的习俗。中药雄黄又称明雄黄、黄金石和石黄,中医学认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杀虫、解毒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砷,并含有少量其它重金属。内服可治疗惊痫、久疟、咳喘和痈疽疮毒;外用可治疗黄水疮、蛲虫病、虫蛇咬伤、带状疱疹和神经性皮炎等。但雄黄中的砷可与细胞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阻止细胞新陈代谢而导致中毒;此外,还可刺激粘膜和导致肝肾损害等,故不可滥用。即使因病情需要使用,也应在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指导下使用。本例患者中毒纯属滥用雄黄所致,教训深刻。

- 相关报道
-
- 高温湿热如何祛湿养生?医务人员分享夏至健康攻略 (2025-06-19)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2025-06-09)
- 中疾控专家:新冠疫情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2025-06-06)
-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2025-06-04)
-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2025-05-26)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