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 空调节电与健康双赢 |
![]() |
“空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室外的气温很高,人们衣着单薄,进入空调房间后,身体突然处在低温环境中,生物钟的运转方式迅速改变。当冷的感觉传递到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时,大脑便指令皮肤外周血管收缩,分布在全身的汗腺减少分泌,以减少热量的散发来保持体温。同时,冷的感觉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分布在腹腔器官上的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减弱,因而就出现了肢体麻木、皮肤干燥、胃肠不适等相应症状。
空调房间里空气污浊,也是引发空调病的另一个原因。空调房间大多是封闭的,空气不流通,时间一长,室内空气就变得十分污浊。由于此时空气中的氧气被大量消耗,负离子含量下降,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又大大增高,在这种低氧与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生活,其实是处在不良状态之中,患病是必然的。它会使人精神萎靡,头晕健忘,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下降。假若再有人在空调房间里吸烟,则无异于“火上烧油”,将使空气质量变得更加恶劣。
另外,空调器内部是个阴暗潮湿的环境,正适合多种细菌、病毒的生存繁殖。生活在空调环境里的人们容易通过呼吸传播而感染这些病毒、细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空调性肺炎,严重的还易伴发其它合并症。
那么,怎样来对付“空调病”呢?最好的方法是预防。
一、是恒定空调温度。在炎热的夏季,室内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6℃,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人体的温度调节中枢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调节,而温差超过了这个幅度,就会出现失调而产生不适。
二、是定时注入新鲜空气。每3至4小时,应关闭空调机,打开门窗,让室内外空气彻底流通,然后再闭门开机。这样可使空气的质量相对得到改善,从而减少疲劳与头痛的发生。
三、是控制空气的流速。空气的流速应维持在每秒20厘米左右,如果流速过大,冷空气对人体的压力就会大于常态,时间越长,影响越大。而且人应当尽可能远离空调机,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是采取保护措施。即适当添加衣服,少穿短裙短裤,关节部位可以酌情加盖毛巾,或在座位底下放个垫子,坐久了要起身走动走动,以增加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
除了科学使用空调之外,还应注意居室不可过于潮湿;大汗淋漓之时不能骤入低温房间或猛吹冷风。总之,在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不能过度违背自然时令的气温,才能达到和谐、舒适、健康之目的。
若不慎染上了“空调病”,可先洗个温水澡,并及时服用一些具有清暑化湿作用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等,如症状严重,则需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