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而事实上,大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

说到心理问题是分层的,它包括:1、一般心理问题,通常指由适应引起的负性情绪;2、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与人格障碍;3、重症精神疾病。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心理健康的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产生一些一般心理问题。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青春期(12~22岁)本是人一生中波动最大的年龄段,此阶段他们不仅面临身心的剧烈变化,而且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等重要的发展课题。而进入大学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同学关系,新的生活方式(住宿)及与父母的分离等等。这么多问题扑面而来,新生感觉不适应并有较强负性情绪反应其实都是正常现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在1~2个月内作出积极的调整。其实,不仅青年大学生,就是中年人、老年人也都有自己的适应课题如中年人的空巢综合症,老年人的离退休综合症等,因此,对这种由适应不良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不必看得太严重。这种观点表明,大学生并不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单就人格障碍倾向为例,由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影响,中学生性格发展的确是值得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一样需要引起关注。但是,如果为了引起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而全面强调大中学生心理上的消极面,以致给大众造成一种大中学生是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印象就十分不妥当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