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高端医疗器械需借力发展 |
![]() |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业绩显著提升,2013年更是首次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但是在医疗界中,我国的本土高端医疗器械仍依靠进口,想要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力量。
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金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进口公司主要是国际知名公司。约80%的CT 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 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 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链是由国外跨国公司主导高端价值链,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国内企业仅占据低端价值链的一部分。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本土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进入高端产品市场,但同层次技术水平的产品重复性高,缺少产业分工,企业层次不明显,往往不能很好地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需要依赖企业自身的努力,因为尽管一些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在改进应用技术、工艺设计、生产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了一定能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尚属薄弱。
现阶段在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中,诸多的问题不断地显现出来,都成为了制约我国本土高端医疗器械的因素。所以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我国医械企业的发展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医药网新闻
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金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进口公司主要是国际知名公司。约80%的CT 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 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 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链是由国外跨国公司主导高端价值链,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国内企业仅占据低端价值链的一部分。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本土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进入高端产品市场,但同层次技术水平的产品重复性高,缺少产业分工,企业层次不明显,往往不能很好地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需要依赖企业自身的努力,因为尽管一些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在改进应用技术、工艺设计、生产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了一定能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尚属薄弱。
现阶段在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中,诸多的问题不断地显现出来,都成为了制约我国本土高端医疗器械的因素。所以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我国医械企业的发展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人类最大基因数据库上线!科学家解读近50万英国人的“生命源代码” (2025-08-08)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曹雪涛院士出任主编,中国免疫学会推出高水平新期刊,聚焦免疫与炎症 (2025-08-07)
- 《肝脏病学》:肝癌耐药的幕后推手曝光!华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肝癌对仑伐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NEK7发挥关键作用 (2025-08-07)
- 唾液中竟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线索?PLoS One最新研究揭示关键基因关联 (2025-08-07)
- 央视揭水光针陷阱:打「不能注射」产品,用「消字号」麻醉 (2025-08-07)
- 祝贺!季强/徐星/周忠和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证实鸟类起源于恐龙 (2025-08-07)
- Nature子刊:溶瘤细菌来了 (2025-08-07)
- Cell:哈佛团队破解百年难题,AI设计出首个可溶性Notch激动剂,实现T细胞高效制造与免疫增效 (2025-08-06)
- 癌转移的“幕后黑手”找到了!《科学》子刊:没有它,癌细胞或将寸步难行 (2025-08-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