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购买医疗器械产品需深思熟虑

购买医疗器械产品需深思熟虑

  很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吸引,购买产品。但是质量不好医械产品很有可能会有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深思熟虑。

  
  种类繁多、使用广泛的医疗器械,小到体温计、血压计、退热贴、创可贴、医用棉签,大到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CT等,无不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针对群众强烈反应的医疗器械热点、难点问题,将从3月中旬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5个月的“五整治”专项行动。


  国家食药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司副司长高国彪介绍,医疗器械是以物理疗法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仪器设备,我国监管依其风险程度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第三类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年增长率超过21%。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年产值达4000多亿元,总体上医疗器械安全形势平稳向好。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给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加强了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重视度。但是医械产品与我们身体健康紧密相连,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提高警惕,看好再买,以防为自身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