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麻醉医生这么让人钦佩呢? |
![]() |
又一个麻醉师倒下了!
在很多人的心中,对麻醉医生有着这样一种偏见,认为麻醉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给病人注射麻药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麻醉不仅是门技术活,而且麻醉医生压力大、风险高、责任重,是手术台上的幕后英雄。
在美国,很多人都认为,麻醉医生的工作不过就是给病人打一针、睡一觉,那么简单,怎么拿的薪水那么高呢?对此,应该减薪的呼声越来越大,于是乎就有了一场非常热烈的TV辩论。绝大多数嘉宾一边倒地支持给麻醉医生降薪。这时出席这次辩论会的麻醉医生说了一句名言:“其实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他接着说道:“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我收的费用和拿的薪水不过是打完针看着病人,不要让他因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而死去,并保证他们在手术结束后能安全醒来。如果你们认为我钱拿的多,也没问题,我打完针走就是了。”从此在美国不再争论麻醉医生工资是否太高的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麻醉医生是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安危的保护者。在国内也有一位知名人士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手术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
在中国,麻醉医生却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相信如果不需要进行手术,估计很多人根本就不会想到麻醉的存在;而在做完手术后,多数病人也会忘记手术过程中曾经经历过麻醉。甚至有时候,病人会由衷地感谢外科医师,却将让他们免除了手术过程中痛苦的麻醉医生忽略以至遗忘。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现今频频与“猝死”相连。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近两年,全国已有12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
由于各医院手术量急剧上升,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是8小时开放,对急症手术则是24小时开放。外科医生你去我来,轮番作战,而麻醉医生则要与手术台一起,从头陪到尾。
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4位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应该配备31万名麻醉医生。考虑到中国的手术量远超欧美,这个人数应该更多。而实际上中国麻醉医生不足10万人,连标准配置的1/3都不到。这个配备标准不仅远低于内外科,也低于医务人员严重短缺的儿科。
在很多三甲医院,一位麻醉医生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很平常。很多主治医师要负责2—3个手术间,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按分钟来算。相对正常工作,更难以忍受的是长时间夜班。在某些医院,连续24小时、48小时加班、值班的现象并不少见,有时一个夜班往往会有连续10台以上的急诊手术。繁忙的工作掩盖了原本可以被发现的细微信号,医生不断猝死的背后是这个群体的压力。
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健康的医疗秩序或医疗卫生服务的问责制度,让医务人员不再处于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还医者仁术的本来面目。医院也应为医生提供“如何应对压力”“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医生有效地应对压力。同时还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确保医生的生理健康,包括改善医疗工作环境、定期体检、组织医生参加体育活动等,因为医生的健康也是病人安全的保障。
据了解,上海麻醉医师协会目前正在酝酿制定麻醉医生相应的保护准则,希望参照高速公路大巴司机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麻醉医生的最长工作时限,超时必须换人。也有专家建议,应加大麻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待遇,增强专业吸引力。
麻醉医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即便你是位从容的人,麻醉也不是一个让你从容的职业。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