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识存在的三大误区 |
今天是第十三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慢阻肺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呼吸科主任周贤梅说。一项调查发现,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
周主任告诉记者:“影响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了自身遗传之外,环境因素特别重要。环境因素主要有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户外和室内的空气污染、 感染等四种。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秋冬季是慢阻肺患者发病的危险时段。原因有二,一是秋冬气温急剧下降,慢阻肺患者就容易症状加重,二是当前 的空气污染严重,秋冬多雾霾天,也容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识存在不少误区,这很可能造成疾病的恶化程度加速,病情加重。
误区之一:严重时才需要药物治疗周主任认为:事实上,药物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近期考虑,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减轻,活动能力增强;从远期考虑,可让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减少。
误区之二:治疗“见好”就收很多患者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后,就开始放松警惕,随意停药。周主任认为: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 期”。疾病在稳定期仍缓慢进展,一旦见好就收,不仅无法获得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因此,遵从医嘱并坚持长期 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药物中,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首选药物。一旦发生急性加重,需及早进行就医治疗,根据严重程度,患者可以院 外治疗或住院治疗。运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等有效治疗手段尽快控制病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尽可能地减少对器官的损害。
误区之三:气力不足,不宜活动周主任认为: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而且坚持锻炼、增进体能不仅能缓解慢阻肺患者气喘、胸闷的症状,还能预防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对患者是有益的。但患者需谨记量力而为,循序渐进,选用合适的辅助方法帮助锻炼。
链接: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规范管理项目(简称红围巾关爱行动)。该项目内容包括热线随访、线上线下患者教育活动、义诊、医生培训等。目前,微信公众号“红围巾关爱行动” 已经定期面向大众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及活动信息。截至目前,已有600多家医院、7万多名患者加入到“红围巾关爱行动”中。
医药网新闻
周主任告诉记者:“影响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了自身遗传之外,环境因素特别重要。环境因素主要有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户外和室内的空气污染、 感染等四种。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秋冬季是慢阻肺患者发病的危险时段。原因有二,一是秋冬气温急剧下降,慢阻肺患者就容易症状加重,二是当前 的空气污染严重,秋冬多雾霾天,也容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识存在不少误区,这很可能造成疾病的恶化程度加速,病情加重。
误区之一:严重时才需要药物治疗周主任认为:事实上,药物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近期考虑,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减轻,活动能力增强;从远期考虑,可让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减少。
误区之二:治疗“见好”就收很多患者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后,就开始放松警惕,随意停药。周主任认为: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 期”。疾病在稳定期仍缓慢进展,一旦见好就收,不仅无法获得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因此,遵从医嘱并坚持长期 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药物中,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首选药物。一旦发生急性加重,需及早进行就医治疗,根据严重程度,患者可以院 外治疗或住院治疗。运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等有效治疗手段尽快控制病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尽可能地减少对器官的损害。
误区之三:气力不足,不宜活动周主任认为: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而且坚持锻炼、增进体能不仅能缓解慢阻肺患者气喘、胸闷的症状,还能预防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对患者是有益的。但患者需谨记量力而为,循序渐进,选用合适的辅助方法帮助锻炼。
链接: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规范管理项目(简称红围巾关爱行动)。该项目内容包括热线随访、线上线下患者教育活动、义诊、医生培训等。目前,微信公众号“红围巾关爱行动” 已经定期面向大众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及活动信息。截至目前,已有600多家医院、7万多名患者加入到“红围巾关爱行动”中。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 今年发病率略有下降 (2024-11-19)
- 中国疾控中心:科学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4-11-18)
- 联合国糖尿病日说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2024-11-15)
- 国家疾控局:儿童支原体肺炎这样防治效果好 (2024-11-13)
- 北方多地发病率上升,为何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 (2024-10-24)
-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科学增加豆、奶的摄入?专家详解 (2024-10-23)
- 世界骨松日:多机构为“管体重、强骨骼”支招 (2024-10-21)
- 秋冬季如何科学应对呼吸道传染病?中疾控专家解答 (2024-10-09)
- 专家破解高血压认识误区 教民众科学自测血压 (2024-10-09)
- 如何防治秋冬季易患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2024-09-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