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
![]() |
冬季冷空气来袭,老年人出外锻炼有诸多不便。广场上跳舞、公园里散步的人都少了。很多老年人改爬楼梯、在室内做“小燕飞”了。其实,老年人多活动活动没错,但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运动时就得注意了。在中华医学会近日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上,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瓮长水主任就提醒大爷大妈们一定要合理运动,爬楼梯、做“小燕飞”这样的运动不是人人都适合。否则,很多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会不小心扭伤,还可能造成骨折,就得不偿失了。
骨质疏松最大的风险在哪里?骨折。目前已经证明,合理运动量的训练可以改善骨密度,可以降低得骨质疏松疾病的风险。错误的锻炼方法则会加重骨质疏松。
据国内的统计,骨关节病的患者约占总人口的8%,50岁以上的发病率达到60%以上。预计骨关节病的患者多达1亿人口,骨质疏松的发病率60岁以上的老人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达60%以上。目前我们国家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约9千万人,如果到2050年,将增加到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将会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运动可增加骨密度
瓮长水主任介绍:有四个因素会影响到人体的骨密度。一是营养,要多吃益于摄取钙的食品,如多喝牛奶;二是激素,很多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需要用激素疗法来补充和治疗。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更年期后,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非常快,发病率会升高;三是遗传基因,遗传基因也是影响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四是运动,运动对人体很重要,缺乏运动会降低骨密度。
运动对治疗或防治骨质疏松有四个作用:一是改善骨的质量和密度,减少骨骼钙的流失,增加骨小梁的密度;二是增强肌肉功能,老年人有少肌症,很多人肌肉慢慢开始萎缩,运动会防止、减缓这种肌肉功能的丢失;三是改善平衡能力;四是减少跌倒发生,年纪大的人若跌倒,轻则软组织损伤,重则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人运动时
要控制运动强度
是不是所有运动都会对骨质疏松患者产生帮助呢?并不是这样。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摄氧量和身体的柔韧性都下降了,运动中血压会升高。因此老年患者运动应注意安全,要听从医嘱。运动是终身的,不在乎一时一地。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头疼、头晕要马上停止,休息观察,严重的要去医院检查血压和心律情况。运动过程中,如果疼痛就要停下来,找医生分析疼痛原因,消灭解决疼痛,然后重新恢复运动。
老年患者选择运动方式时,在运动形态上,不能给自己腿上的骨关节增加额外负担,尽量在平地运动,减少对关节的冲击,避免有冲击运动。在运动强度方面,运动量要从轻度开始,慢慢来,不要追求大强度,老年人最怕攀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在运动时间上,老年人一般要坚持每次运动30分钟,每周做三四次。
而且老年人在运动前要做热身活动,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运动中要把呼吸保持在平稳状态,一定要监测心率和血压。老年人要适当增加力量训练。可以拉皮筋、举小哑铃。这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
“小燕飞”、仰卧起坐
不适合老年人
有的老年人会练腰背肌,叫“小燕飞”。“小燕飞”是一种不错的运动,但对老年人不一定适合。因为老年人脊柱关节和椎间盘老化,有关节增生,椎管狭窄,过度的伸展会加剧这些问题。
另外仰卧起坐也不适合。仰卧起坐要把双腿蜷起来练腹肌,力度太大,会增加人腰椎部位的负荷,让老年人椎间盘蜕变严重,增加人的脊柱骨折风险。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